成本会计是什么?
现代成本会计拓宽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其涉及的内容广泛,以我国会计界目前的共识来看,现代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检查。
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混合物,是计算及提供成本信息的会计方法。
财务会计要依据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而成本的形成、归集和结转程序也要纳入以复式记账法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总框架中,因此,成本数据往往被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用于对企业管理当局业绩的评价,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同样,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成本数据,往往被企业管理当局作为决策的依据或用于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价。
你这么聪明一定能看懂是啥意思的是不?
不懂不打紧,
小K继续为大家科普~
成本会计要做哪些业务?
成本会计是公司做好内部控制重要的财务岗位。其中不但要做好公司各项生产流程的核算工作,成本分析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日常三大业务
生产订单的审核。根据ERP管理规定,生产管理部根据销售订单生成生产订单。成本会计审核生产订单是否在销售订单的范围内。公司做到按合同生产,没有合同的只准许是市场常用产品作为备用库存所用。这些订单要有公司领导签批才准予生产,其他情况不允许安排生产,以避免造成库存积压。
材料出库单的审核。材料出库单根据生产订单按物料清单(BOM)展开生成。成本会计审核材料出库是否完整、准确,这就要求成本会计对公司产品的构成熟悉。有的产品BOM建设不完善,要督促技术中心把BOM建全。BOM是物料出库的重要工具,直接影响材料出库的准确性。产品没有BOM不能领料。一个产品的BOM不齐全、仓库记录不准确就会使得原材料仓库出库混乱,因为一个产品生产时物料领用会涉及到多个仓库。如果一些物料从原材料库房里不能单个领用的,比如标准件、滤芯纸等可以按入库倒冲材料出库。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生产成本跟踪。原料投入、产出成品与损耗要做到与相关指标对比,每天的消耗与产出要有所统计。每天做日报表《各产品投入产出对比表》、《各车间消耗与产品入库日报表》,并在生产会上予以公布,给各车间及公司领导提供有效数据,及时做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决策。
车间生产的产品都要有按机器工时或人工工时分配的系数。当有新产品时成本会计跟踪车间生产,并与车间结合核算分配系数并输入ERP管理账套,避免月末一次输入不准确、不真实现象。
车间购买设备维修用件及劳保用品时,有财务部长签字后交成本会计做凭证后到出纳岗位进行报销费用,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维修费(**车间)
贷:现金
月末业务列表
生产订单完成情况要跟踪审核。当月订单当月用,上月订单月末要及时关闭,做到"当月事,当月毕",以防止车间参照上月生产订单办理材料出库的违规操作。
产成品入库量耗用材料按BOM展开与材料出库单进行核对是否一致,检查入库产量多而耗用材料少的现象以及无入库产品只有材料出库的现象,以确保材料出库准确、核算成本真实。
还要检查从投料、生产到产品入库各环节产品数据是否连贯,以杜绝生产中间环节无故浪费现象。
月末协助动力设备科电工抄写各车间用电情况,并检查电表的运转情况,以确保车间用电分配准确。根据公司交纳电费发票分摊各车间用电金额,并编写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动力费(**车间)
贷:银行存款成本会计
还要负责对车间半成品库及成品库进行盘点,材料会计负责原材料库的盘点。成本会计月末最后一天导出账套内所负责仓库的库存,与仓库保管员实地核查库存。为减少工作量,一般公司都是每月抽盘,每季度大盘。抽盘时要把产品的每个大类都抽到,且抽盘量不能低于总量的30%。盘点后有库房做盘点表且分析原因,上报总经理签批后交财务部做账务处理,成本会计作会计分录。
盘盈时:
借:库存商品
贷:营业外收入
盘亏时:
借:营业外支出(或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商品
如果当月盘盈亏原因没有查清楚,财务成本会计通过待处理财务损益科目处理。
月末结账的工作清单
确保各车间单据都已经审核。材料会计把材料模块账务结账完毕,确保各车间各产品都具有分配系数。成本会计根据ERP管理规定把每个车间作为每一个成本中心按生产流程依次核算各成本中心的成本。由于不同车间之间产品有互相领用的现象,如果不依次核算各车间成本,混合核算就会有重复现象。
会计分录如下:
分摊成本时: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制造费用
结转成本时: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库存商品——半成品
贷:生产成本
月末结账后的报表分析,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各产品投入产出对比表,是可以直观分析投入产出的量化指标。第二,实际生产成本与标准成本对比表,是分析成本超出或节约的有效工具。第三,实际生产成本与预算成本对比表,是给领导提供公司运营决策准备金的有力保障。综上,月初预算成本的编制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一个好的预算就不能保障公司正常的运营生产。
会计宝宝苦,
会计宝宝累,
但会计宝宝有特别的方法应对成本会计撒~
税率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九宫格
前三格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附分类法、定额法;中三格是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相当飞机起落架,起飞前先收起落架,即核算成本时先把制造费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及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可看作空中加油机,要输油到主机上,即要归结分配入生产成本中去;后三格是完全/变动成本财务核算体系、实际成本/标准成本财务核算体系、产量/作业成本财务核算体系,此为“三三得九”。
二、九九分
九九八十一个节点,分为九组。
一)一九是成本龙
龙头是成本计划,龙身是成本核算,龙尾是成本分析,四个金爪是成本控制、成本奖惩、成本预测、成本决策,龙角是定额、标准成本。
二)二九是成本预测方法
即趋势预测、本量利分析、敏感度分析、经济模型预测、目标倒推、经验值、同行参考、弹性预算、限额成本,可产生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计划成本。
三)三九是成本管理原则
1.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原则;
2.实用价值原则(既不搞烦琐哲学,又不片面追求简化);
3.有章可循原则(加强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和盘点管理,做好定额、记录的设计和制定,表格要简单明了);
4.因地制宜(采用适当成本计算方法)原则;
5.抓住成本信息五性原则(全面性、真实性、及时性、可比性、可操作性);
6.成本与利润非完全翘翘板关系(要具有成本周期、战略成本观念);
7.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标准分配计入);
8.分配标准与待分配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原则;
9.成本数据是为信息使用者服务原则。
四)四九是九个归集的费用要素
即主要材料、燃料动力、应付职工薪酬、其他直接费用、折旧费、机物料、车间经费、停工损失、其他间接费用。
五)五九是简化九步核算模板
1.制定产品生产标准卡片(标准耗用及标准单价);
2.查询期初在产品成本(量、价);
3.进行原材料盘点;
4.计算材料分配和制造费用分配得出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
5.进行半成品盘点;
6.根据定额资料将月末半成品进行材料还原;
7.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得出半成品成本资料;
8.根据标准成本计算材料差异;
9.根据标准成本计算费用差异。
六)六九是分配标准
1.消耗量2.费用额3.产品的体积、长度、重量、占用面积、售价
4.订货次数、采购价值5.直接材料成本6.直接材料数量
7.成本动因(插件个数)等8.工人工资、工人工时、机器工时、投产量
9.各种综合分配系数,以上可有定额、实际、计划等类型。
七)七九是九个关键节点问题
1.原材料领料时结转成本价格,可按计划价、实际成本、按定额、按上月加权平均单价等;
2.成本项目与受益对象的确定问题;
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采用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等(计划成本分配时,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得出各个车间、部门应分配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辅助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按受益数量比例转出到非核算部门);
4.成本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如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按定额成本比例分配等;
5.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一为间接分配,即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一为直接计入,如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或者按计划成本、定额单位成本或最近一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产成品成本,从产品成本计算单中转出产成品成本后,其余额即为在产品成本;
6.正常停工与非正常停工、正常损耗与非正常损耗;
7.成本下降与效率下降的关系;
8.成本持续性降低与形成企业优势的关系;
9.成本效益比的关系。
八)八九指周期成本
即立项成本、研发成本、设计成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售后服务成本、行政管理成本,不可顾次失彼,减了一个环节成本,增了另一个环节成本。
九)九九归一,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1.以主动的战略成本管理代替传统的被动式成本核算管理,成本降下了,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了,销售也下降了,显然是不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的,甚至创造优势、发掘特色还会增加成本,关键是要增加效益;
2.以动态的成本管理取代静态的成本管理,重视成本控制,注重市场调查和生产经营信息的反馈;
3.注重实际而不是想象,压缩人员开支、降低供应价格、提高产量、加强销量的计划要务实,产品价格没有市场竞争力时该下马要及时下马;
4.成本信息要反映成本而不能失真,不能为填报各种口径的上报资料方便乱摊成本、搞乱账目,让企业管理者无从考核和控制生产经营;
5.要重视信息技术运用,这样才能有能力及时收集处理大量的成本信息;
6.抓住降低成本的关键,通过技术创新,通过管理方式改变,而不是偷工减料,也不是盲目地减少产品功能,如只是消除多余功能、改良生产工艺、实现自动化等;通过全过程管理,而不是简单的制造成本管理;采取零库存、订单生产等避免产品滞销,加大资金成本,与其他企业实现技术共享、市场共享等分担经营成本;
7.加强决策前成本核算,企业新上产品、新接订单,就要树立成本意识,既要技术上可行,也要经济上可行;
8.重视隐形成本降低,如市场开拓、内部结构的调整、企业规模的扩大等成本;
9.与供应商、销售商合作分担成本,从日常的企业成本管理扩展到从行业产业链的高度来看成本管理。
三、持久管理,算而有用
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等同于“支出控制”,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核算方法上理论联系实际,在简单的核算方法和核算资料的精确度之间找平衡,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核算流程,纠结点是制造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归集哪些内容,分配到哪些成本对象中;分析方法上要实际中有所用,用得上,要有战略成本观。一环套一环,推行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反映企业的生产流程,提供管理者关心的成本资料,在管理上下功夫,在管理中出效益。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太天真了!
小K今天是憋足了力气要上干货的好咩?
等待前方高能吧!
成本会计费用常见的26种会计做账手法
实用
一、基本建设领用材料,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有些企业将不属于产品成本的费用支出列入直接材料费等成本项目。如企业为调节基建工程成本和产品生产成本,通过人为多计或少计辅助生产费用的错误做法,达其目的。例如某生产企业将自营建造工程领用的材料,直接列入“直接材料费”作“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的帐务处理,这样处理,把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支出计入了成本、费用,虚减了利润,违反了成本、费用开支范围。
二、福利费用开支记入成本项目
有些企业违反成本、费用开支的范围,将应由福利费开支的费用列入成本项目,加大成本、减少利润,如某企业将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列入成本项目“直接人工费”。作“借:生产成本,贷:应付工资”的帐务处理。
三、福利部门接受劳务,不作转帐结算
有些企业将辅助生产车间为职工医院、食堂、学校等部门提供的水、电、汽、加工修理等费用全部转嫁给基本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如果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向职工食堂提供水电,共计50万元,企业作“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50”的帐务处理,按规定应在“应付福利费”帐户内列支。这样一来,使产品成本虚增了50万元,“应付福利费”帐户则漏计50万元。
四、把对外投资的支出计入成本、费用项目中
有些企业以材料物资的方式,向其他企业进行投资时,不反映在“长期投资”科目中,而把减少的材料列入成本、费用项目中。如某机床生产厂以自己的钢材向某汽车制造厂进行投资,作“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的帐务处理。这样,一方面加大了产品成本,减少利润,少交所得税;另一方面也隐瞒了投资收益,再次少计利润,少交所得税。
五、修理费用,重复计入生产成本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的修理费采用预提的方法,计入成本费用,但有些企业为控制利润实现数额,将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用重复计入生产成本。例如某企业每月预提3万元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入生产成本,但企业为了压缩超额利润,又将实际支出的45万元设备修理费全部计入生产成本。年终将预提修理费用结转下年度。这样处理的结果,使企业生产成本虚增了36万元,利润虚减了36万元。
六、多期材料,一期分摊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会计核算应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界限,但有些企业违反规定,将不属于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材料费用支出一次全部列入本期成本项目。例如,某企业1999年3月购入原材料100吨,计12万元。当月领用该原材料2.5吨,但企业却将12万元全部计入产品成本,由此造成该企业少计当月利润的后果。
七、虚计费用,调节成本
有些企业为了调节产品成本和当年利润,有意将不应计入本帐户的费用计入本帐户或者将应计入本帐户的费用转移计入其他帐户。如某企业为了压缩当年利润,于12月份以修理车间的名义,虚领材料,计入制造费用帐户,月份终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由此行为,造成企业本期利润虚减的结果。
八、回收物资,帐外处理
有些企业将回收的废料收集起来,不去冲减当月的领料数,而作为帐外物资处理。这样的结果使企业不仅没有如实反映产品生产中材料的实际消耗,而且也相对加大产品的直接材料费成本,少计利润,少纳税金。例如某企业将职工交回加工后余下的边角余料,不办理交库手续,不填废料交库单,不冲减当月的领料数。
九、生产费用分配,张冠李戴
有些企业为了调节当年损益,将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在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之间进行不合理分配,造成盈亏不实。例如某服装厂生产男装、女装和童装,1999年10月该企业女装和童装的销售要好于男装,该企业在分配间接费用时,按规定的分配标准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数额后,有意将应分配计入亏损产品的制造费用,加计在盈利产品中。
十、未用材料,不作退库
有些企业为了调节本期损益,对车间领用原材料采用以领代耗的办法,将投入产品生产的材料全部计入产品成本,期末有剩余材料,不管下期是否需用,均不作退库处理。如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10月份多领用原材料20多万元,期末车间未办理材料退回和“假退料”手续,财会部门也未作扣减材料费用的帐务处理。由此,该企业造成多计费用少计利润的结果。
十一、改变分配方法,调节当年盈亏
企业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目标在产品费用和本月发出的生产费用,应在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生产的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分配方法,但有的企业为了调节本期盈亏,往往改变已经选用的分配方法,并且在会计当期不作披露。
十二、虚估约当产量,调整本期损益
有些企业利用约当产量估算的特点,采用多计(少计)在产品数量的手法,虚增(或虚减)利润,来调节当年损益,例如某制造企业年末在产品30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60%,约当产量为180件,但在分配费用时约当产量仅为200件,相应地使完工产品少计成本,随着产品的销售,也就自然少转了产品销售成本,导致利润增加。
十三、期间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或生产成本计入期间费用
有些企业为了调节当年利润,将发生的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或采用将应计入生产成本的费用计入期间费用。例如某企业为了实现计划利润目标,12月份将应计入“管理费用”帐户的1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挤入了“制造费用”帐户,月末分配制造费用时,将上述费用全部分配计入了“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帐户,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共同负担,这样,就造成少计期间费用,虚增利润的结果。
十四、已销产品不结转成本
有些企业对已销产品不作成本结转,只记收入不记成本;或者相反,对未销售产品视为销售、多转成本。例如某企业2000年5月销售产品1万件,成本80万元,销售收入100万元,该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帐务处理时,只记收入100万元,不转成本80万元,由此造成虚增利润80万元。
十五、随意改变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的方法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某一个会计年度内,一般只能确定一种计价方法。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必须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有些企业出于调节当年损益的需要,在年度中间随意改变既定的计价方法。例如,某企业发出商品一直采用先进先出法,但在11月份时,材料市场价格上涨,该企业为了压低年末利润,遂改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出库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且在年末的会计报表附注中并未披露。
十六、随意调节成本差异率
有些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在结转产品成本差异时,通过调高或压低成本差异率的方式,多计算或少计算结转的产品成本差异,以达到虚减或虚增利润的目的。例如某企业为了压低利润,有意提高产品成本差异率,多转产品销售成本,以达到虚减利润的目的。
十七、不按比例结转成本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销售产品,按合同约定日期确认销售收入,在每期实现销售的同时,应按产品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出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有些企业为了调节当年损益,在分期收款销售的产品实现收入时,人为地确定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的比率,多转或少转销售成本,以虚增或虚减利润。如某企业年初销售一批产品价款500万元,成本400万元,在一年内分四次收款,每次收款比率为25%,按季度收款,在4月份本应收取款项125万元,结转成本100万元,但该企业为了体现上半年的利润,采用人为少转成本的方法,结转成本80万元,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十八、任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费用标准
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各项开支均有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许多乱花、乱摊、乱计费用的问题。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违反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任意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从而提高企业费用水平,减少当期利润。如某企业领导人将其家属的“游山玩水”费用列为本单位职工的差旅费来报销,使该企业虚增管理费用,虚减利润。
十九、期间费用,转作待摊处理
有些企业为了实现既定利润目标,就采用将本期发生的期间费用总额中,转出一部分数额列作待摊费用的作假手法来达到目的。如某企业年计划利润300万元,1-11月份已实现利润270万元,尚需实现30万元的利润才可达到计划,但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预计12月份至多能实现利润20万元。为了完成300万元的利润目标,该企业财务人员从管理费用中转出10万元计入“待摊费用”帐户,并结转下年度挂帐,从而使当期利润达到既定目标。
二十、利用“汇兑损益”帐户人为调节利润水平
会计制度规定对外币帐户,应采用月初或业务发生当日市场汇率作为记帐汇率,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汇兑损益,可以采用集中结转法或逐笔结转法进行计算结转,一种方法选用后1年内不得变更。但有些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为了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采用多种方法人为调整汇兑损益。例如某企业为了调低年末利润,就有意在期末按低于帐面汇率的期末汇率计算期末人民币余额,使当期发生汇兑损失,减少当期利润等。
二十一、混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向银行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而支付的借款利息记入财务费用。企业用借款进行在建工程,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发生的贷款利息,应计入固定资产的造价。但有些企业,为了调节利润,故意混淆记入成本与费用的界限。例如某企业1999年1月1日向银行借款用于自营营业大厅,期限3年,该营业厅于2000年1月1日竣工并交付使用。但企业在2000年2月的帐务处理中,依然作:“借:在建工程,贷:长期借款”的会计分录,少计财务费用,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二十二、将利息收入转作“小金库”,不冲销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以及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其他费用等。但有些企业在实务操作中,违反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将利息收入转作“小金库”,不冲销财务费用,而虚增期末利润。如某企业出纳人员将每期的利息收入不作帐务处理,不在“银行存款”与“财务费用”帐簿上进行反映,而是提取后存入部门“小金库”,留待日后部门搞职工福利之用。
二十三、不按规定摊销无形资产和开办费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都应记入“管理费用”,作“借:管理费用,贷: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帐务处理,但有些企业为了调节期末利润,人为地多摊或少摊无形资产(或开办费),从而多计或少计费用,以达到其目的。
二十四、坏帐损失不按规定提取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帐损失的企业,应于期末计提坏帐准备,计入管理费用。作:“借:管理费用,贷:坏帐准备”。有些企业为了调高或调低期末利润,就会于期末人为地提高(降低)提取比例,或变动提取依据(应收帐款)的数额,以增加或减少期间费用,来达到目的的。
二十五、把应计入成本的运输费列入期间费用
按照有关规定,企业购入固定资产、专项投资用的材料和设备的运输费应计入设备或材料的成本,作为其原值的组成部分;但有些企业却将这部分运输费列入期间费用而增大了本期利润。
二十六、职工医药费、记入管理费用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职工医药费开支应在“应付福利费”列支,有些企业为减少福利费开支,往往将部分药费挤入管理费用。从而虚减了当期利润。如某炼铁厂自1999年12月份开始在报销职工医药费时,作“借:管理费用,贷:现金”的帐务处理,将医药费全部挤入了管理费用,违反了国家有关制度的规定。
▎本文转载自会计网,再转载请注明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