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管理会计热不断升温,财会报刊和网络媒体这方面的文章很多,我看了一些文章,也思考过一些问题,管理会计怎样才能适应我们的国情?我胡思乱想,硬把管理会计和医生扯到了一起,觉得他们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如过于牵强,敬请谅解。
一、精心诊断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医生面对的是人,管理会计面对的是企业。无论是管理会计还是医生,都必须掌握自己服务对象的全部情况,要“有的放矢”地治理,离不开准确的诊断。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给病人看病时用“望、闻、问、切”四诊。望诊就是用眼睛观察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包括病人的目光、表情、反应等,还包括观察舌部。闻诊就是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听包括讲话声、咳嗽声、呼吸声、呃逆声。闻就是闻气味,包括口腔气味和各种分泌物的气味。问诊就是医生看病时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流传最广的是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均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妇女尤必问经带。切诊就是切脉、候脉,也是人们常说的摸脉、号脉。通过“寸关尺”切脉可以了解到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找出病根。西医诊断主要靠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X光、CT、心电图、脑电图等等,根据检查的综合情况判断病因。管理会计在开展工作之前,也需要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企业的整体和局部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同样需要“四诊”。管理会计的“望”是要面对企业现状,实地观察,看企业整体和各个环节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存在薄弱环节;管理会计的“闻”是要倾听企业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呼声,触角不仅限于企业内部,还包括外部的宏观政策变化;管理会计的“问”范围更广,所有的疑问都要问清为什么;管理会计的“切”也有“寸关尺”,这就是要摸清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全部资料,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找出关节点。当然也要借助一下现代化工具,如网络、ERP软件等,类似于西医的检测仪器。
二、对症下药
管理会计和医生摸清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找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后,最关键的是要“对症下药”,才能“手到病除”收到成效。人和人之间及环境,存在差异,导致疾病的原因有所不同。因而,医生治病的方法也不允许千篇一律。《华佗传》中记载,府里官史倪寻、李延一起居住,都头痛身热,发病正好相同。华佗说:“倪寻应当攻下,李延应当发汗”。有人诘问他们的治疗方法为什么不相同。华佗说:“倪寻内有实证,李延有表邪证,所以治疗的方法不一样”。分别给了药,第二天早晨一起康复了。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也是如此。在应用管理会计时,应该有所有选择的,切忌生搬硬套。例如:2003年,健力宝刚刚完成从一个国有企业转为民营企业的艰难重组。多元化且管理关系复杂。需要一套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来牵引未来的运营。2003年下半年,公司聘请了专业咨询公司来帮助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咨询公司给出了建立平衡计分卡的建议。2004年4月1日,《健力宝集团绩效管理实施办法》正式颁布,与此同时,咨询公司还帮助健力宝编制了厚达几十页的《绩效管理手册》作为实施绩效管理的辅助教材。整套绩效管理体系非常的详实详尽,指标解释也很清楚,但不到半年时间,这套体系就宣告了推行失败。主要原因就是咨询公司过于理想,没有考虑健力宝公司当时的实际情况就引入了平衡计分卡。对于健力宝来说,脱离了实际而去追求流行。当然,我们国内也有推行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他们都是尊重客观实际同企业实践密切结合的结果。
三、责任、风险及防范
医生给病人治病,如果误诊、用错药,人命关天,责任重大。管理会计如果对企业诊断失误,方法失当,轻者会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重者致使决策失误,导致企业倒闭,同样责任重大。因此,医生和管理会计都应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
如何防范职业风险?一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管理会计和医生都靠技术吃饭,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这就需要学习和工作两不误,及时掌握新技术。二要对诊断、制定和实施方案,要认真核对,一丝不苟,牢记:“责任重于泰山”。三要“中西结合”,医生给病人诊治时,中西两种方法并用,效果更好。管理会计也是如此,引进“舶来品”,不能丢掉传统会计中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四要和上级及相关部门、人员配合好,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协作。等等。
当然,管理会计和医生的相似之处,还不止上述这些。另外,中国传统中医博大精深,注重阴阳平衡,富有哲理,管理会计应当吸收其营养,根据自身特点,去适应中国的国情。总而言之,管理会计在中国,任很重,路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