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CFO网!

全球金融领域三大黄金证书: CFA  FRM  CQF

logo

主页 > 金融与资本 >

解读“科技金融” :未来,所有金融机构都将变为Fintech?

2016-09-12 中国财务总监网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个词,科技金融,也有人说是金融科技,英文是Fintech。对于这个新生名词,该如何解读?
 
维基百科上说:它是由一群通过科技让金融服务更高效的企业构成的一个经济产业,Fintech公司通常是那些尝试绕过现存金融体系而直接触及用户的初创企业,它们挑战着那些较少依赖于软件的传统机构。
 
目前在国外,已经有很多机构开始声称自己是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公司了,比如知名的高盛公司就表示自己是一个科技公司,他们交易系统的技术是强大的;Two Sigma公司也把自己的交易系统提供给第三方公司使用。全球范围内的一些传统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地加大技术投入,对外输出。
 
那么,对于中国企业,该如何把握科技金融的特点与趋势?8月13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校友分享会特别邀请到了点融网创始人、联合CEO郭宇航与浙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首席运营官许耀旂,分别对科技金融进行了解读。
 
三大落脚点
 
在现实中,金融行业一直是科技应用最前沿的行业,而新科技的特点则是昂贵。在没有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情况下,往往最有钱的金融行业最有意愿去应用这些新技术。从当前的电话、电报、传真,到互联网,金融行业一直走在新技术的前沿。与此同时,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便利,也在驱动消费金融互联网化。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2004年支付宝这一创新支付工具的出现,电商才真正活跃发展起来,给人们提供了在手机、在计算机上购买商品这样的便利。而也正是基于十几年的电商消费积淀的数据,京东、阿里、百度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也开始利用这些数据进军金融行业。
 
对此,郭宇航指出,目前,像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无一例外都成立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部门,希望用沉淀多年的数据经营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即通过金融方式获取真正的利润。“比如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表示,未来京东70%的利润将来自于金融。事实上,尽管京东还在亏损,但金融将是所有互联网巨头公司不可忽略的变现方式。”
 
实际上,中国一直是科技金融的首发者,甚至是领跑者。比如:远有宋代用纸币交子改变了商品交易,近有超过50%的比特币交易发生在国内。尽管科技金融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很火爆,但目前仍有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即认为互联网公司可以用银行业也可以用。“但事实上,如果不能够深刻理解P2P商业模式,以及区块链所即将带来的深层次变革,只把互联网当作工具,一定会栽跟头,企业离真正的运营也会很远。”郭宇航表示,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就正在投资科技公司,比如高盛就希望投资一个科技公司来做和彭博社、路透社一样的业务,以避免被其他公司通过外部数据反推探测他们的商业机密。“所以未来,金融科技将带来的影响是安全和隐私。”
 
同时,他也认为,金融科技的落脚点将集中在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上。
 
对于区块链,其本质是一个用于维持信息共享来源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节点,每个节点通过保存一套完整历史数据库的副本,参与维护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从财务信息角度讲,每个节点均保存一套完整的分布式账簿副本,其中包含了参与者的所有历史交易记录。由于所有参与的节点保存在一套不能改变的分布式账簿内,汇集了这些节点的账簿是能够信赖的。“比特币就是区块链最早的应用,而区块链正是比特币的一种底层技术,即一种去中心化的‘账本’。”郭宇航称,自2010年比特币真正进入交易系统后,已经有像微软这样的美国科技公司在自己的网络商场接受比特币了,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们甚至为了打噱头也称可以用比特币买房子,但最终没有交易成功。
 
在人工智能上,与金融相关的有两个流派:一个流派坚持认为人工智能最终会超越人,能够做人类可以做的事情;另一个流派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人类的某些维度能力,譬如记忆力,譬如基于某种规则的运算能力。“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里面,是可以取代掉非常多的基础人工的。而且,如果未来数据量足够大,再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作为辅助,金融科技将有可能实现智能化,替代人脑的分析过程。”
 
在大数据上,郭宇航认为,大数据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将主要体现在:可以根据交易与消费记录判断客户真实财务状况,降低放贷风险,并通过整合个人用户的日常消费数据,分析信用等级,提供个人征信服务。“未来,这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科技改变金融
 
大学时代的许耀旂曾从事激光研究。每一次激光扫描,都会产生大量数据。即便当时用的是世界上最好的电脑,但是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样讲可以,那样讲也可以。所以,许耀旂认为,在科技驱动下的金融行业,也将充满不确定性。“在科技金融领域,你不知道风险来自哪里,因为有些风险你从未体验,也无法理解。”
 
但正是科技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目前,科技发展正呈现出指数级的演化,比如流量成本、运算能力、存储成本、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等。许耀旂指出,这其中,有四大技术必须值得关注,第一个技术E2E,即Everything to Everything,即所有物件都可连上网,这改变了中国的屏宽,使得流量成本接近于零,所有连上网的商品都变得很便宜。第二个技术是T2T,即Time Out to Real Time。第三个技术是M2M,即Machine to Mankind,目前所有的大数据、区块链、智能运作都必须依赖这种技术,即储存技术。第四个技术是D2D,即Detail toDigital。
 
“没有这四种技术就不会存在未来的金融环境,因为没有这些技术就没有办法复制哪一个中心,也没有办法去中心化。但是,以现在的金融科技要去复制这四个能力,是很容易的,因为金融科技可以简单地复制互联网的屏宽、计算能力和复制能力。”许耀旂称,“所以可以说,这四个力量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金融。”具体来讲,这四个技术力量在四个方面对金融进行了改变。
 
首先是X2W,即X to Wired(X代表任何事物,Wired译为有线),这是指每一个事物都会被联上线缆,比如目前大众熟知的O2O、B2B、C2C等具体的应用领域,而且这些被连上网的事物也都会接近实时感应,这样就会产生很多社交软体,甚至产生很多很庞大的电子商务以及相应的支付。
 
其次是X2D,即X to Decentralized(Decentralized译为分散,权力下放),这是指技术发展将非常接近人工智能,就会产生去中心化。“以前中心是不可质疑,高高在上的,现在企业就有能力很轻松地去复制一个中心,只不过没有政府支持,也没有监管支持,但是可以通过数学演算得到大家的信任,这样去中心化就会去掉很多中介。”许耀旂称。
 
第三是X2T,即X to real Time(real Time译为实时),比如社交软件可以把所有事情连接起来,在所有交互变换时,可以透过拼凑实时零碎用户画像,去挖掘客户的真实需求和价值。金融机构可将这项技术广泛应用在征信上。
 
第四是X2S,即X to Service(Service译为服务),这是指协作,即未来企业进入科技金融领域,并不只是来某个平台摆摊子,这些企业还要帮助这个平台建立其所需的软硬体架构。
 
“未来,所有金融机构都将变为Fintech,而所有Fintech也有可能变成金融机构。最后,我们将进入智能货币时代,这一时代的货币是可程式化、可刻制化、可协议化的,各式各样的设计将使货币超越支付功能、超越计价功能。同时,我们也会进入量子时代,会真正做到及时、同时,以及跨空间、跨时间的清算。那么,我们的企业该如何因应?”许耀旂表示,未来,无论企业处在哪一个行业,其因应的关键都是要降低交易成本、互动成本、参与成本、协作成本和风险管理成本。
 
人物简介
 
郭宇航
 
点融网创始人、联合CEO、投资人。2012年他与美国Lending Club前技术负责人,创立互联网借贷平台点融网,目前成长为独角兽,估值超10亿美金;作为一个投资人,今年他联合洪泰基金,成立了互联网金融专项基金。
 
许耀旂
 
浙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首席运营官。曾任职贝莱德(BlackRock)董事、巴克莱(Barclays)银行董事、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等职。许耀旂拥有近20年金融市场工作经验,取得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师资格,对于财富管理、资产管理、项目融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与各种交易平台建置有较完整的跨市场、跨周期国际经验。

相关文章>

阅读排行

学习

文摘

会计 金融 风险 战略 技术

CopyRight © 2004-2024 CFO.CN 中国CFO网 版权所有 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