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体育产业年产值约占GDP的3%,而中国仅占GDP的0.6%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成长和发展空间。体育产业的巨大发展前景吸引各路资本涌入中国体育产业,各大商业力量纷纷开始布局体育产业链。
众所周知,体育产业的核心在于超级赛事的运营,从2015年到2016年,中国企业联合资本大手笔并购海外体育资产的新闻不绝于耳。
2016年6月6日,苏宁体育宣布约2.7亿欧元的总对价收购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70%的股份;2016年5月24日,暴风集团携手光大证券收购MP&Silva65%的股份;2016年1月,海信集团宣布成为2016年法国欧洲杯的顶级赞助商,同时也拿下了2018年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全球赞助商的权益,这是欧洲杯开赛56年以来首个来自中国的顶级赞助商;2015年12月,阿里体育成为2015年到2022年世俱杯独家冠名赞助商;2016年3月,万达集团成为国际足联合作伙伴,也是第一家成为国际足联合作伙伴的中国企业。
在IRG董事会副主席克里斯?兰切斯基(Chris Lencheski)看来,中国公司收购国外球队,这不仅是一个趋势,从商业的角度看,这还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到达的一个转折点,他们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消费群体。体育是无国界的,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通过更多的方式激活体育潜在的消费群体。
投资热潮下的体育产业同样需要冷思考。正如和同资本合伙人张涛所言,体育是阳光的事业,也是离人性最近、离商业最远的事业之一。缺乏格局,而只是一门心思扎入市场盈利的环节,不仅很难把握体育真正的发展规律,即便挣到一时的盈利也难持久。要能够真正站在中国体育整体格局的角度,来看待和思考自身的创业项目,看待和分析中国体育市场,分析和理解体育消费者,才能真正在中国体育中“价值发现”和“价值创造”。
OVERVIEW
2016年是举世瞩目的体育大年,接连召开的一项项重大赛事简直是为全世界体育迷精心准备的一道饕餮大餐。百年“美洲杯”于上周落下帷幕,而影响程度并不亚于“世界杯”的“欧洲杯”在法兰西的赛场上渐入佳境,四强队伍也在今日凌晨全部产生,全球数以亿计的球迷翘首以待7月11日新的王者产生。8月,同样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将移师巴西里约热内卢,而这是在南美洲这块土地上首次举办奥运大赛,届时体育将再次吸引全世界人的目光。
以互联网巨头BAT、零售巨头苏宁、地产巨头万达为首的巨头们近年来对于跨界布局体育的动作不断出现,可见巨头们已经认可了对于跨界玩体育分一杯羹的认可。
“通过从海外并购,可以加快中国国内的体育产业的发展。国外体育产业已经发展了四五十年,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中国可以把这些优势引入,然后本地化,这是一个发展的捷径。”体育投资基金执行合伙人马修?维纳(Matthew Wheeler)说。
盛开体育CEO冯涛表示了相同的观点,“海外IP进中国,对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这是非常好的,让我们更多的开拓眼界,让我们看到西方体育的发展是一种西方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在于,欧美的叙事方式和中国的叙事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中国人喜欢看国外的娱乐节目,绝大部分来自日韩,而体育节目则大部分来自欧美,这意味了一个IP的打造需要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所以市场上经常会有这样的质疑,国外IP进入中国首先需要看市场需求,很多IP在国内真没市场,比如橄榄球和棒球,引入国内短期就是一个烧钱的买卖。
对此,冯涛给出了三点建议:1.对这些规矩规则的理解,对西方这些资产的引进,首先要尊重。2.要学习和了解。3.根据了解之后,结合中国的市场,我们要慢慢给他们讲我们目前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所处的阶段。
至于中国海外并购是不是买贵了?“这不应该纯粹从财务角度来看,还有很多社会方面的益处,比如提升大众对体育的热情,培养一种生活方式等等。”马修?维纳认为,对球队、球员、品牌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这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新媒体大机会
中国的体育产业跟欧美的体育产业有非常多的不同,后者的体育赛事主要是通过付费电视投入产生,消费者终端通过订购的方式观看。而在中国,核心体育赛事:生产由国家行政部门主导,大型体育赛事由体育主管部门和协会领头提供。
从盈收构成来看,国外高达43%左右的收入来自版权运营,29%是衍生产品的开发,这两块加在一起70%。而在中国只有20%的收入来自版权运营和相关的衍生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MP&Silva的联合创始人安德烈?拉德里扎尼(Andrea Radrizzani)认为,随着这种数字化平台的不断推进,以及普及率越来越普遍,相信中国在未来也有可能是付费观看的模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需要有非常热情的球迷们,他们会非常的爱这种体育赛事。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资本的参与,网络平台的购买力会更强,加上技术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新媒体平台观看体育赛事。
从免费到付费,欧美国家也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马修?维纳表示,“英国的体育发展了60年,有一个数量庞大的富裕的中产阶级,他们把体育当做一种生活方式,愿意为体育付费。中国的发展进程会比欧美国家更快,可能只要发展10-15年的时间,而且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这个进程。在体育领域,中国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春风已来,飓风尚远”
和同资本合伙人张涛从事体育行业已有十几年时间,进入这个产业后,他觉得体育是让人更健康、更阳光,更讲规则、更公平的,非常正能量的一个产业。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专注于体育产业投资的机构,和同资本一直专注于大体育领域,紧密围绕以体育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升级,进行项目的考察和介入。
“从体育产业发展的价值链条来看,社会资本、相关企业对参与体育产业的方式仍较为单一,产业的核心驱动要素养成仍需时日。可以说,体育产业春风已到,但行业飓风尚未到来,只有体育产业形成了全社会的风口,才能有产业和企业裂变式成长。”在张涛看来,2015年对体育资源,即所谓IP资源的抢夺最为耀眼,但很可能这不是体育产业形成飓风的当务之急。
张涛强调,“体育产业的大发展需要的核心驱动力:一个是市场化运营的、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赛事;另一个是庞大的、成熟的体育消费人口。就像一个天平的两端,这两个市场的均衡完整发育,才会培育和形成持续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产业链闭环,中国的体育产业的真正春天才能到来。”
对于体育创业者们,张涛最想分享的是三个核心词:情怀、格局和坚持。“如果不是对体育抱有由衷的热爱,很难想象一个团队能够不计代价和成本的投入,而这对于当下中国体育领域的创业,恰恰是创业成功最需要的。如果不是对体育抱有由衷的热爱,也不可能真正发现中国体育待挖掘的价值,发现体育爱好者的真正痛点,从而有效的以创业的方式解决它。如果只是一门心思扎入市场盈利的环节,不仅很难把握体育真正的发展规律,即便挣到一时的赢利也难持久。所有的创业项目都需要坚持,但在中国体育产业中创业特别需要坚持。因为中国体育的未来很光明,但现实确实需要走更长的路才能走的更远。”
乐视体育:卡位互联网
采访乐视体育CEO雷振剑的时候,他刚刚去巴西“跑火炬”回来,作为巴西当地时间6月23日奥林匹克日的第106棒火炬手,他把圣火传给了乐视体育首席运营官于航。两位乐视体育高管在巴西完成了火炬交接,标志着乐视体育已经进入到“奥运时间”,在即将到来的2016里约奥运会上,乐视体育将进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奥运全景直播。
事实上,体育产业在过去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早已形成了产业游戏的规则和竞争格局,但是互联网的介入,使得原有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者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结合。目前在互联网+体育这个圈子的玩家,主要有三种,其一是视频体育(包含直播类),其二是媒体体育,其三为体育O2O。视频体育这个圈子里聚集着大量的“互联网土豪和新贵”,乐视、腾讯、小米、pptv,无一不是对赛事版权挥金如土。顶级赛事所带来的“硬流量”让互联网公司趋之若鹜。
乐视体育的前身是乐视网体育频道,于2012年8月上线,为用户提供足球、篮球、网球、高尔夫等赛事的直播、点播和资讯的视频服务。2014年3月,乐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在乐视网体育频道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由单一的视频媒体网站的业务形态,发展为基于“内容平台+IP运营+智能硬件+互联网服务”的全产业链体育生态型公司。2015年5月13日,乐视体育完成了8亿元A轮及A+轮融资,到2016年4月12日,乐视体育完成80亿元B轮融资,公司估值已达到215亿元。
谈起资本的热捧,雷振剑认为:乐视体育有一个信念“让每个人更好地参与体育”,并且从全球化、产业化、互联网化三方面确立公司发展目标,以乐视体育打造的独特生态化体系来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升级。综合这些因素,再加上体育产业巨大的未来市场,成为乐视体育获取资本信任的重要原因。
用户即价值
中国体育产业目前仍然处于一个萌芽阶段,美国体育产业可以占到GDP的3%-7%不等,美国体育产业产值是汽车工业的两倍和电影产业的七倍,是全国第七大支柱产业。而中国的体育产业只占到GDP的0.55%,显然,还有非常巨大的潜能和空间。根据预测,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预计将达到5万亿元。这也成为各路豪杰看好这个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乐视体育2014年成立,算是早期布局的企业之一,到现在为止,已经发展成为全产业链体育生态型公司。在业务的细分、资本的投入、资源的筹备等方面发展非常迅速。乐视体育打通了体育产业上下游,并且打通线上和线下,形成整条产业链的联动。这样完整的布局,目前在体育产业中,乐视体育算得上是唯一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产业链体育公司。雷振剑说:“乐视体育除了拥有顶级IP中超、英超、欧冠等,还拥有多达300多项赛事版权,这让乐视体育拥有极具粘性的用户,从而成为用户观看体育赛事的第一入口。除此之外,乐视体育成为体育顶级人才聚集地,人才IP在整个产业竞争中也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和其他视频内容相比,体育拥有者极强的用户粘合度,这也成为视频体育这个领域让各家公司挥金如土的重要原因,毕竟在互联网行业,拥有用户就意味着拥有一切。为了锁定用户的眼球,乐视体育也不惜投入重金。
乐视体育是2016-2017年中超新媒体独家合作伙伴,并且签下2016—17赛季英超版权,成为大陆地区能播出380场全部英超比赛的平台,还获得2016-18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独家新媒体转播权、分销权以及地方电视台分销权。与此同时,在香港正式宣布获得从2016-17赛季开始未来三个赛季香港地区英超转播的独家权益。乐视体育获得2017-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成为在亚足联历史上首个囊括其旗下所有赛事的全媒体版权的新媒体平台。除此之外,乐视体育还拥有意甲、德甲、法甲、欧冠、亚冠、中超、ATP巡回赛、高尔夫美国大师赛、英国公开赛、PGA锦标赛和高尔夫莱德杯等炙手可热的赛事版权。
据了解,乐视生态旗下有7个子生态。体育作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生态,在内容上给其他生态输送“血液”,也为其他生态带来价值用户。雷振剑认为:“体育人口是线上和线下都有参与的人群,在中国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体育产业自身拥有着无限可能,也给乐视的其他生态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
乐视体育并不是一家传统体育模式的公司,追求更多的是互联网+体育所带来的想象空间,并且和乐视生态的整体进行结合,这种方式虽然处在探索阶段,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显现出规模化效应。过去两年,乐视体育的赛事版权已经积累了非常高的门槛,这正是乐视体育不断抬高内容门槛、打造用户护城河策略的体现。通过重点赛事向用户收费的方式,乐视体育将重塑体育内容平台的游戏规则。雷振剑并不避讳竞争,他直言道,“做体育赛事与电视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国内体育内容生态不同于电视转播主导的美国,国内用户有更多选择余地,用户观看习惯向新媒体转移只是个时间问题。”
板块叠加管理
乐视体育四大板块业务十分清晰,内容平台+IP运营+智能硬件+互联网服务,这四大业务板块是相互渗透的,这也意味着乐视体育必须打通上自内容IP,下至2C服务的体育消费全产业链。
这种板块叠加又互相渗透的方式在运营管理上又该如何操作呢?在内容平台建设上,乐视采取“点面”结合。所谓“点”,即英超、中超等拥有广泛受众的核心比赛资源,而“面”则是F1、高尔夫、网球、自行车等中小众市场资源。“点”和“面”的建设对于乐视体育来讲同样重要,“点”的痛点在于拿下重磅版权后如何运营、如何提高用户体验,从而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用户数,进而在乐视体育内部乃至乐视生态内部爆发能量。而“面”是针对细分领域的受众,细分领域的用户数有限,但粘性却非常高,这与乐视体育致力于打造“体育平台第一入口”的目标息息相关。
在赛事运营方面,乐视体育2015年已经有了非常惊艳的表现,自主运营的赛事Shake run火爆全国,引进运营的国际冠军杯赛事2015年实现营收平衡,2016年预计能够带来可观收入。除此之外,作为2016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合作伙伴,乐视体育不仅将对此次赛事进行全程直播,而且还将借助这一顶级赛事IP的重返,构建起包括IP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互联网服务在内的完整赛车生态。
虽然乐视体育目前的重要收入来源依然是相对传统的广告赞助、票房和转播权,但正在多个变现方向上进行探索。雷振剑说:“在乐视体育的规划中,2016年下半年能够实现2C(向用户)的收入超过2B的广告收入。被寄予厚望的收入来源包括:智能硬件、智能数据服务方面的营收;增值服务板块中电商体系和O2O体系的贡献。”据了解,乐视体育还将以合资的方式组建一家运动相机和无人机公司,同时,第三家智能硬件企业的设立也已接近完成。
在互联网服务方面,乐视体育的游戏业务与电商业务也有不俗表现。在游戏分发内容方面,乐视体育有望打造中国第一体育游戏分发平台,并会借助资源进行IP合作、引进等。乐视体育还将依托乐视商城搭建垂直体育板块,包括线下看比赛的门票、体验虚拟体育等。此外,还将和国内外顶级赛事俱乐部合作,授权产品引入乐视体育商城。
从2014年4月开始,乐视体育就在其四大板块上寻找合适的运营人才,增值业务副总裁金航、CMO强炜、COO于航等高管的加入,使得乐视体育也拥有一支管理“梦之队”。在乐视体育内部采取的管理方式是项目经理制,目的在于在一个项目中,达成各版块业务相互协同补充。
乐视体育在互联网体育市场并不是唯一的玩家,传统电视媒体央视旗下的CNTV5、正从门户时代向垂直化发展的新浪体育,以及虎扑体育等垂直网站,都会成为乐视体育的竞争对手,但乐视体育认为软硬件结合的发展模式至少需要3到5年时间,而乐视已经有了很大一部分核心用户,占据了竞争优势。
7月3日,乐视体育首次公布会员方面的数据,4月开始,乐视推出独立于影视会员之外的乐视超级体育会员,目前会员数量已经突破150万人,销售额突破3.3亿。显然,这个数字让这个赛事火热的夏季显得更加群情激昂,正如雷振剑所言,“希望在体育产业里面,能够看到更多的现象级的产品。我们搭建乐视体育的生态,希望在很快的时间里把整个产业去开放,跟每一个优秀的创业者一起去打造中国体育产业,相信会有一个非常灿烂的明天。”
阿甘跑步:对抗跑步无聊的利器
阿甘跑步(Run Again)是一款可以直播的跑步应用,发布于2015年6月,它开创性地打造了跑步的过程社交,将运动和社交完美结合。跑者和好友(观众)通过声音表情、语音以及实时数据更新,将每一次跑步变为生动有趣的直播。
工具、社交和服务
2011年,尚文加入阿里巴巴,负责手淘。亲历一个日活过亿的产品,这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拥有的机会。2014年底,在杭州打拼四年之后,尚文回到家乡北京,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尚文是一个跑步爱好者,当他发现跑步人群高速增长,而市场上的一些跑步应用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他敏感地察觉到,机会来了。
“目前中国的跑步人群有2500-3000万,这还是每7天有一次跑步习惯的人数,其中能跑马拉松的有10%,大概250万。国内一线城市的跑步文化都很好。”尚文介绍,在所有运动中,跑步是最基础、最简单、最有效的有氧运动,锻炼心肺。这项运动在中国年轻群体中正逐渐成为流行时尚,标签化的趋势极为明显。
新跑人群的矛盾心理在于,一方面向往美和健康,另一方面恐惧跑步过程的枯燥,难以坚持。“前辈们的产品在基础体验上没有做细分,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这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在尚文看来,这个行业的早期进入者一直在延续一种很基础的服务,就是给用户提供一个记录里程的功能,并没有做出数据的深层含义。“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核心思路是通过收集用户在跑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在云端搭建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训练计划、游戏、红包奖励等等。”
阿甘跑步的策略是围绕工具、社交和服务三方面展开。为用户提供的不仅是一个跑步记录工具,还是一个跑友社交关系的集合。
在跑步过程中,阿甘跑步可以将数据进行图形化处理,提供一个跑步直播场景,让观众可以实时追踪位置,看到基本的距离、时间、配速等实时数据;与此同时,观众可以通过跑者分享到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的“直播间”与跑者进行互动。
炫酷的互动形式有点赞、欢呼、语音鼓励、“放狗”等,大大增加了跑步的趣味性。通过一起跑的功能,陌生人之间也可以陪同甚至是比赛。“跑步可以做得非常有意思,接下来我们也在探索跑步和游戏的结合。”
“跑步现在处在一个早期阶段,初跑者除了对于健康的向往以外,更多需要的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就像在国外,不管是否认识,迎面跑来的跑者大多都会招手致意。所以,用户之间彼此的鼓励和认可很重要。”
在尚文看来,社交是跑者们的一种强需求,“如果我告诉你附近有100个跑者,你在里面排第几,就有一点感觉了,这是利用人的虚荣心;如果我再告诉你,在你最近7天的跑步里面,你有三个同行者,感觉就不一样了。”
有更多数据的时候,可以有更多服务的能力,但是数据有多大的准确性?据了解,受到智能手机硬件功能的制约,体育健身类APP的运动记录功能并不能发挥作用,虽然搭配可穿戴设备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一些不足,但在数据采集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误差。所以,硬件技术的提高以及数据采集的准确是未来运动数据采集类APP得以普及的重中之重。
“比如手环,它背后是一个陀螺仪,测试加速度,背后通过算法,算出你走了多少公里,不是精准测试出来的。在这个阶段,都是尽可能精准。”
目前国内市场的跑步社交应用多达几十种,知名的包括Nike+Running、虎扑跑步、咕咚、小米运动、悦跑圈等等,除了提供基础的计步测速功能之外,都在思索着如何加一个社区功能,制造出看、练、晒的循环,以此降低教育的枯燥程度,增强用户黏性。
“中国的跑者是有限的,用户切换跑步应用场景的成本是很低的。只要我跑得快,用户体验足够好,他们会用脚投票。”尚文认为,“在运动领域,未来将是一个多头的局面,满足不同细分人群的需求。”
目前,阿甘跑步的用户规模是180万,日活量占比近7%。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省市,以北上广深和沿海城市居多,年龄范围在18-30岁,男女比例1:1。
导流、广告和付费服务
艾瑞数据显示,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体育大国,但是国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却不到三成,这个比列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现象:中国的体育事业前景非常光明。跑步作为一项全民可以参与的大众性运动,尚处于一个发展初期,而互联网+的到来,将爆发出极大的潜力,甚至有人豪言,“市场规模千亿不成问题”。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在一些投资机构看来,跑步类应用存在三个短板:用户粘性层面:跑步类内容的传播性较低,社区感较弱,App主要用于数据记录。人群特征层面:跑步没有太强的技能提升需求,对内容的需求也较低。
流量入口变现难度层面:对跑步类应用而言,对接电商和服务的延展性相对低,一方面跑鞋和压缩衣等品类已经有强势品牌,平台不具备定价权,另一方面跑步类私教服务的机会较少,线下赛事组织难以成为规模化的变现手段。
电商、服务和赛事这3种变现途径中,电商的机会较大,因为容易规模化和标准化,但挑战在于是否能掌握定价权。
在阿里四年的经验,尚文深知做电商并不容易。“如果日活没有达到一个级别,社交转电商非常困难,但是在早期尝试做导流是可以的。美国市场的几大跑步应用,都没有做电商,更多的是做训练计划,中国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从用户规模、转化率来看,我不太乐观。但是场景型的消费引导,比如女生运动服怎么选、大体型者运动鞋怎么选、越野跑步需要怎么样的装备等等,是可以在淘宝、天猫做一些导流的,但自己做垂直电商还是要谨慎。”
“这个场景有天然消费的需求,但是最终交易是不是落在你的上面?你对于整个品牌的质量和背书够不够?过程中还是要看给用户的价值,比如价格比天猫上便宜而且能保证质量,就有机会。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就导流出去,如果有这样的能力,就自己做垂直电商。”尚文说。
“工具层面上讲,收中国用户的钱太难了,他们会为具体的一双鞋,一件衣服付费,但为服务,很难直接收费。”尚文坦言,美国的运动消费市场,愿意为好的工具和服务买单。
在寻找商业模式方面,尚文还是看好通过服务收费。“比如微信是工具,朋友圈是形成社交粘性,电子阅读、电子商务、游戏、生活O2O等等这些背后不同的服务,是人们需求也是收入的一方面。”
用户的运动行为数据、健康数据、运动习惯的数据等会留存到阿甘跑步的平台,以此推出个性化的定制,包括私人装备、信息服务等。“先把基层服务搭建起来,形成一个好的产品框架和移动互联网的场景,未来帮跑步用户做更多的服务。”尚文说。
针对B端,阿甘跑步还可以为各种类型的跑步赛事服务。“比如跑山地马拉松的人,需要组团沟通,对地形、气压等有了解,我们跟宁波山地马拉松合作,帮助组委会清楚看到每个跑者跑到哪个位置,跑者也会很新奇,听到语音播报的补给站和医疗站提醒,会很温暖。”
尚文表示,跟赛事主办方合作非常有价值,“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拓展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马拉松对于大众跑者是有影响力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为赛事做宣传,提供广告可售卖的空间。今年我们有将近100场的赛事合作,这其中不仅有杭州马拉松、广州马拉松、六盘水马拉松等一线赛事,还有宁波山地马拉松、崇礼100越野赛,以及ShakeRun这样的欢乐跑赛事,基本上覆盖了跑步人群的各个层面。”
极限追踪:掘金航空体育
极限追踪网是户外极限运动追踪服务平台,面向通用航空运动和一切户外极限运动,向用户提供位置与实时轨迹记录服务;同时可提供野外救援与搜救定位、实时赛事转播、追踪导航等服务,这是中国首创的3D追踪服务平台。极限追踪CEO赵磊明有二十多年的滑翔伞飞行经验。2014年,中国的低空市场打开大门,赵磊明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历史的机会。但直接切入核心还是有很大的困难,于是赵磊明计划先从周边产业开始布局,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个3D的追踪服务平台,给飞滑翔伞的运动员们使用。
民间黑匣子
“低空开放以后,飞行的安全服务是最迫切的需求。”赵磊明参与飞行将近20年的时间,身边的遗憾和事故让他痛心。“汶川地震救援飞机失联,11天才找到,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间。如果当时有及时的定位系统,我们的英雄可能还有生还的机会。这些飞行员对安全保证系统服务有迫切的需求,极限追踪的使命就是让飞行不再失联,让飞行不再遗憾。”
低空飞行领域却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因为低空飞行器(从动力伞、滑翔翼到低空直升机与小型飞机)并没有民航大飞机上必备的“黑匣子”,无法追踪飞行轨迹或进行具体定位,很多时候飞行员就是靠感觉。
同时,低空空域又是雷达的盲区,说低空飞行是“裸飞”也不为过。在低空飞行器出现意外后的搜救工作就变得非常困难。
“极限追踪”是一款全球定位系统,实时采集飞行器的数据上传到云端,为飞行提供云黑匣子系统,不仅可以全程记录每一位飞行员的飞行轨迹,而且具有实时速度显示、超速显示和成绩统计等功能。
飞行员在遇险时可使用“SOS”报警功能,无论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人在看“极限追踪”平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到报警显示,通过经纬度找到需要帮助的人。
2014年8月,极限追踪网上线,作为户外极限运动追踪服务平台,面向通用航空运动和一切户外极限运动,向用户提供位置与实时轨迹记录服务;同时可提供野外救援与搜救定位、实时赛事转播、追踪导航等服务。
极限追踪也有自己的手机APP,以空管部门要求、体育部门管理、飞行员飞行日志储存、航空赛事服务和飞行员搜救为核心,凝聚飞行员、航空爱好者等高端人士,目标是成为未来中国最大的低空飞行移动平台。
赵磊明坦言,极限追踪的技术研发并不算困难。“所有的技术研发都是基于我们对飞行理解得非常透,很多东西不用出屋就可以直接把所有需求告诉工程师,包括规则的建立,算法需求都可以清楚地描述出来。”
凭借在飞行安全领域的理念、技术突破,极限追踪成为中国通用航空创业大赛优秀项目之一,不仅如此,极限追踪也是IBM重点合作项目,在技术上为极限追踪网提供咨询与技术服务。2015年8月13日,IBM中国产品发布会上,极限追踪作为唯一一个外来项目被邀请在主会场演讲。
2015年10月15日,极限追踪列入国家体育总局政府采购名单,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签订协议。
“现在全国飞滑翔伞的运动员基本人手一个,飞的时候都会把追踪器打开。”极限追踪天使投资人李卓桓介绍,“全国飞滑翔伞的,每年飞一次的1000个,记录在册的,我的飞行执照编号是2000,去年年底,我一个朋友刚拿到是5000,十年了。平均每年300个。”
目前,极限追踪已注册滑翔伞、动力伞、三角翼、动力三角翼、滑翔机、直升机飞行员五千余人。
伞类赛事主要是跳伞、滑翔伞、动力伞三大项;飞行运动系列赛事将涵盖直升机、固定翼、旋翼机、滑翔机、三角翼等,“所有这些飞行器都可以用极限追踪,把数据管理起来。”李卓桓说。
作为飞行市场最宝贵的资源,飞行员聚集到一定数量时,平台巨大的影响力就开始显现,“各地的政府、组织、公司、团队、个人都找到我们进行合作,他们认为航空飞行活动找极限追踪肯定没错,我们的入口模式从此确定了。”
2015年1月—12月,极限追踪联合VAUDE中国、海康威视—萤石、中金久都、中国移动等赞助商举办线上联赛228场。中国移动、空管局、航空赛事活动超级赞助商红牛等都是极限追踪重量级的战略合作伙伴。
赵磊明心目中的极限追踪,就是用最专业的设备和最专业的服务凝聚航空市场最核心的资源。“我们团队四位核心成员都是飞行员,志同道合。真正做事没有那么难,机缘到了也就做出来了。”
低空产业链全布局
在赵磊明看来,极限追踪一路发展比较顺利,一切都按照预定计划在进行。随着政府出台出航空营地落地的政策,赵磊明最初设想的航空乐园计划,也变得非常顺理成章。
“现在国家体育总局下设的航管中心,要推广全民航空运动,初步计划是在每个地方设立飞行营地,有起飞降落场。这就是机会。”李卓桓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GDP已增至7800美元左右,已完全具备消费航空体育产品,享受航空体育服务的基础条件。
2016-2025年是航空、科技体育事业、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发展包括航空在内的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以及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制定专项规划,引导发展航空飞行营地等设施。航管中心除了继续开展既往的工作内容,还将着力打造一系列新的赛事、活动,以及事业、产业新举措。
预计至2020年,将完成10个五星级、100个四星级、1890个三星级航空飞行营地,并力争做到县县有四星级航空飞行营地(800米以上跑道的通用航空机场),50%的国家5A、4A、3A级风景名胜区有三星级航空飞行营地,在中东部地区初步形成“200公里航空体育飞行圈”布局,航空体育产品和服务覆盖率达到50%。
“现在全国各地要设立飞行营地,极限追踪在行业里面有飞行员资源,有对技术把控的能力,有整个体委决策的决心。随着各地飞行营地的建立,把各地都占住,短期来讲是运营飞行营地,长期来讲是营地和航空结合,其他事情都可以做。”李卓桓说。
比如为大众提供航空消费、飞行员和机务人员培训、飞行器维护保养、空中旅游、航拍航测、通用航空作业等航空体育产品和服务,同时可以承接国际国内航空综合赛事和飞行表演等,满足大众航空体育消费需求。
2015年10月30日,极限追踪网联合了多名业内资深飞行教官、航空营地规划专家、运营专家、旅游营销企业、航空飞行协会以及基金、创投企业,共同打造一个针对航空营地落地运营、品牌营销平台“中体航空营地(北京)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体营地”)。
“中体营地是想把飞行服务和产品带给所有的消费者的平台。”赵磊明计划将中体营地打造成一个一体化的极限飞行领域“生态圈”,它将聚合国内外飞行资源,实现本领域内的活动推广、赛事宣传、项目融资以及在线销售等服务的大融合,在国内实现第一个“互联网+极限运动”的新探索。
中体营地针对的就是航空飞行营地全案营销解决方案的一个专业平台,包括政策说明解读、投资导入、营地设计规划、施工建设指导、飞行器与航材采购,管理技术输出、技术人才培训、落地运营咨询、客流导入等,还有一些周边业态引入。赵磊明说,“中体营地的盈利模式很简单,一年做两三单就够了,因为飞行器的价格很高,并且中体营地的运营方式可以做到持续盈利。我们做航空全产业链的布局,要资产有资产,要营业额有营业额,明年可以启动上市。”
燃点健身:用共享经济做私教O2O
燃点健身成立于2015年5月,是一个互联网+健身的项目,通过互联网预约健身课程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专业的教练服务。每个课程的场地面积要求多数是“2m*2m”,适合在家庭、公司、户外或就近的场馆健身。
“我们希望用共享经济的方式做健身行业的新东方,通过课程把更多普通的用户带入到运动健身行列中。”燃点健身创始人闵蕾说。
目前,燃点健身的课程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多人拼团训练营。第二类是一对一私教训练,主要针对高端人群,包括明星、公司高管、投资人等。第三类是企业服务课程,目前客户既有百度、三星这样的大公司,也有各类创业公司。
“三类服务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但健身课程的核心都是一样的,运动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主要在课程编排和课堂氛围上进行优化,在整体服务方案里面下更多功夫。”
闵蕾坦言,“健身不只是训练几组动作,是一个综合方面的东西。比如在新东方上课和在普通学校上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包括教材、老师的水平、课程的设计等等都是有差别的。”
在闵蕾看来,现阶段健身教练的整体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在传统健身体系,很多教练需要承担销售的角色,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放在卖课上,可能一次性卖给用户几十节课,而服务水平和课程质量难以保证。”
就健身教练而言,多数人挂靠在某一个场馆,而场馆的抽成达50%~70%,同时日常需要坐班,很多时间是闲着的,造成了资源浪费。但健身教练自己成立工作室,成本又太高。就一线城市来说,一年50万以上,主要是场地费用、器械、人员成本。
不论是大型健身房,还是小型健身工作室,都面临一个很大的压力就是租金问题,这也导致它们不得不通过预售的方式,维持正常运转。
“健身房对教练的工作时间限制得很严,白天没有顾客也要在健身房待着。在我们平台上的教练都比较自由,不需要坐班,学习发展的空间比较大,而且可以增加单位时间的收入。”
闵蕾表示,如果训练不专业,健身时很容易受伤。燃点健身对教练的筛选机制非常严格,包括面试、笔试、实操等环节,而且在教课之前,都会经过统一的专门培训。目前,平台上有几十个教练,全职、兼职都有。
课程的研发培训体系也是燃点健身的一个长期投入。在创立之初,燃点就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培训体系,不断研究出既适合家内进行又保证效果的健身课程,确保所有的教练都能完全掌握教学动作。
由于每个课程的场地面积要求多数是“2m*2m”,“我们以轻量级器械或者徒手训练为主,如果一定需要大型器械,会采取合作工作室的模式。”
燃点健身的一大创新是整合了大量线下的空地资源,比如健身工作室、瑜伽室、舞蹈室、办公楼的会议室、小区的活动室,甚至银行大厅、物业空地等等,都可以作为训练场所。
在闵蕾看来,整合线下健身房的模式,当前在国内还跑不通,“本身闭环就走不通,平台把用户带给健身房,健身房希望把用户都留下来作为年卡用户,如果被留下来,平台用户流失,不过不留下来,健身房觉得平台带来的只是单次的用户,赚不了多少钱,而且影响正常运营。这种模式下,平台和健身房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
目前燃点健身在北京已有几十家的合作场馆库,并且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标准,未来一个月之内可以扩展至上百家。“这是用户导向的,用户一旦成团,一天到半天就可以搞定场馆。”
商业模式探索
运动健身在北美十分普及,每个人都把健身当成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吃饭、喝茶一样,在中国即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健身也还没有养成一种习惯。Keep创始人王宁就曾指出,在我国有80%、90%的人处于要运动或即将运动的启蒙状态,他们需要一个动力或理由,去真正动起来,“从零到一”变成一个健身新手。
在一些投资机构看来,美国用户普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中国用户的减脂塑形技能相对薄弱,需要入门引导,加上国内二三线城市线下健身房设施未完全普及,这使得帮助用户在场地设备缺乏的环境下进行锻炼的减脂塑形类应用更适合在中国推广。
“健身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中国现在的私教加健身房是一个几百亿规模的市场,而且呈强劲的上升趋势。”闵蕾同时表示,“整个健身领域,竞争者很多。但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是在做线上的事情,线下课程服务方面,我们做得更专业。”
以keep为例,它是一款视频教学类健身APP,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减脂、塑形、增肌、瘦腰、瘦腿等不同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Keep还会根据用户的不同情况,定制个性化课程表,定时推送在用户的手机上。这些课程从二十分钟到四十分钟不等,内容包括了热身、调整、拉伸等各个环节,即使是没有任何健身知识的“小白用户”,也可以跟着一套练下来。而这些课程,全部都是免费的。
“keep还是以线上为主。我们提供的是线下的服务课程,有教练的全程指导,训练效果会好很多,也可以提高小白用户训练的动力和频次,而且训练营都是小团体的课,学员之间的互动很多,可以结识很多朋友。”闵蕾说。
“本质上,健身是一件线下的事情,线上可以做的事情是提供指导、陪伴,营造社交氛围。比如直播可以辅助用户做一些指导,而且没有地域限制,可以做一些营销、社交方面的事情。”
有投资机构认为,在用户粘性层面,减脂塑形类应用作为工具产品和内容社区,在精细化运营后能沉淀优质的UGC内容。减脂塑形者对内容、互动以及自我炫耀3个维度的需求都比较强烈,供需匹配度高;但是当用户积累到一定阶段后也将面临变现问题。
对减脂塑形类应用来说,商品导购模式难以掌控用户满意度,而自有电商模式则需要和深耕已久的线下品牌竞争。好处是电商未上线已有粉丝基础,但是把内容社区品牌转化为购买渠道品牌将是最大考验。如果将增值服务作为盈利模式,二分为线上(线上减肥营)和线下(约私教或健身房),两种模式的服务质量和标准化管理都会比电商更难控制。
对于未来商业模式的探索,闵蕾说,“我们会以健身课程为切入点,带动周边产品的发展,最终希望给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健身方案,包含课程、装备、饮食等等,后续还可以做一些更深度的健康管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