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8日,中央部门陆续公开了各自的决算报告。其中,自2010年开始,至今持续了三年的“三公”经费决算报告公开达到了最佳状态,各部门基本总列了“三公”经费的基础项目。
在“三公”经费“零增长”的要求下,除个别单位外,中央部门总体实现了“负增长”。
2010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决算支出合计94.7亿元;2011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决算支出合计93.64亿元;2012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决算支出合计74.25亿元。
比较上述数据可见,2012年较2011年“三公”经费支出减少19.39亿元;2011年较2010年减少1.06亿元。2012年的是2011年的18.3倍,约为18.3亿元。
18.3亿元的巨大落差,原因何在?“三公”经费到底还有多少水分可以挤压?财政部门并未给出明确解释。
6月27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2012年中央决算报告时只解释称,2012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等“三公”经费支出比预算数减少5.59亿元,主要是各部门切实落实中央有关厉行节约的要求,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减少了相关支出。
根据决算报告,中央单位“三公”经费中,因公出国(境)经费19.45亿元,低于预算2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40.67亿元,较预算减少了2.81亿元;公务接待费14.13亿元,比预算减少0.78亿元。
一个比同年度预算减少5.59亿元,一个比上年度决算减少18.3亿元。“这确实需要反思和总结并找出详细原因,据我了解,财政部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决算报告之前,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梳理,但原因和对策的分析报告,还需要一个过程。”财政部一位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而从楼继伟的解释中也可以看出,政府的确在过“紧日子”。政府花钱受财政预算制约、财政预决算接受社会监督的行政路径逐渐明朗。
十八大召开之后,以中央“八项规定”为代表的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系列决策出台,除了中央单位,接受本报记者抽查采访的省市县乃至乡级政府部门,都普遍感觉到在“三公”消费上“勒紧腰带”——“原准备盖的办公楼不盖了,该买的车不买了”;“往年热闹的年会改在食堂甚至取消了”;“下饭店的机会也减少了很多,就是下饭店也不敢点位菜了”;“别说出国,就是国内考察旅游的项目都紧缩了。”
“李克强总理上任后一再强调信息公开。中央要简政放权,必然要解决收支公开问题。收支公开面太广,要抓住突破口,而对于‘三公’经费问题,老百姓又比较关注,这是为什么政府把‘三公’经费公开作为突破口的原因所在。”北京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
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其中,对“三公”经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出部署。上述文件明确了各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面公开的时间表: 2013年,各省级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全国市县级政府争取在2015年之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