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CFO网!

全球金融领域三大黄金证书: CFA  FRM  CQF

logo

主页 > CFO动态 >

龙光地产首席财务总监朱孝廉辞职 年内IPO梦碎

2013-11-13 admin
 

  编者按:也许外界对朱孝廉并不陌生。这个曾于雅居乐、盛高置地等中国内地多家地产开发公司任职首席财务官的朱孝廉,在管理财务、合并及收购、集资及投资者关系方面都拥有丰富经验。

  今年伊始,关于龙光地产筹备上市的消息不绝于耳,眼下已临近年末,龙光地产上市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近日,龙光地产斥资6.86亿在广西南宁高新区新增了107亩土地,这无疑为其上市资本又增加了一些“筹码”。

  据知情人士独家向本报记者披露,龙光地产排期于11月7日前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聆讯,计划集资3亿美元。

  眼看龙光地产上市的梦想就要成真,然而,就在上市前夕,有知情人士爆料,龙光地产首席财务总监朱孝廉突然请辞。这对正为梦想奔进的龙光而言,无疑是个重大的打击。

  年内IPO梦碎

  也许外界对朱孝廉并不陌生。

  这个曾于雅居乐、盛高置地等中国内地多家地产开发公司任职首席财务官的朱孝廉,在管理财务、合并及收购、集资及投资者关系方面都拥有丰富经验。

  公开资料显示,在进入龙光地产之前,朱孝廉于盛高置地担任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职务,然而任职半年还不到,他便以追求个人发展为由选择辞任,彼时是2012年9月。相信在此以后的日子里,朱孝廉便已开始为龙光地产筹划相关上市事宜。

  而在此时,选择在上市前夕离开,朱孝廉此举相当耐人寻味。记者就此向龙光地产相关负责人求证,但对方仅表示不了解此事,不置可否。

  外界纷纷猜测,这或许与龙光地产一直迟迟无法实现上市有关。

  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龙光地产一直希望能在今年内实现上市IPO,更一度希望最快能在二季度完成上市,拟募集金额3亿美元,由中银国际和麦格理负责此次交易。

  “今年(上市)应该不行了。”龙光地产相关人士坦言。

  “要想募集3亿美元其实不算难事,”业内人士透露,找不到足够多有兴趣的投资者,是目前龙光地产上市进程推进中的最大障碍。

  早于今年6月便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市场整体情况不佳,龙光地产路演情况不理想,几乎没有投资者认购,因而被迫中止了上市计划。龙光地产随后已否认该传闻。

  “尽管现在行业景气度较高,但事实上投资者对地产行业的未来预期不高,所以目前内房股整体估值偏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投这种新股未来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尤其是上市时破发,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压力。”辉立证券分析师陈耕表示。

  资料显示,龙光地产专注于开发中端及中高端住宅市场,在广东、广西、四川和海南等地开发了40多个房地产项目,面积达600多万平方米,2012年销售额为105亿元。

  不少投资人反映,龙光100亿的销售规模还是太小了,要想顺利实现上市,企业规模最好能达到200亿-300亿以上。

  融资需求迫切

  事实上,龙光为上市至少已经酝酿了五年。早于2007年初,坊间便有传闻龙光集团(龙光地产前身)将赴港上市融资30亿港元,并选定摩根士丹利作为其上市保荐人。2008年底,龙光集团上市计划终于浮出水面。

  而后龙光地产不断完成上市申报材料准备、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等工作,并进行多种上市渠道的分析研究,为上市做准备。同时,龙光地产还于2012年9月在香港成立公司,目的是与资本市场接轨,进一步推动上市进程。

  到了今年,龙光上市之心显得尤为迫切。据知情人士爆料,为了务求今年年底前完成上市,龙光地产甚至向中资红筹公司、对冲基金、广东房地产大佬开出到六个月25%保底、回扣、抵押股票及项目的条件。

  龙光地产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已经与一些机构及大的投资者谈好。

  陈耕表示,龙光地产如此急迫要上市,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其现金流状况紧张,急于要在资本市场融资。

  如今,银行贷款仍然是龙光地产主要的融资渠道来源。随着开发贷的收紧,龙光地产开始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信托,可惜遭遇规模紧缩的窘境。

  据公开信息披露,龙光地产今年3月成立“龙光·天悦龙庭”项目集合资金信托,以成都“龙光·天悦龙庭”项目第2栋、10栋住宅在建工程及地下车库为其偿付全部信托贷款本息提供抵押担保。“龙光·天悦龙庭”项目第2栋、10栋住宅用在建工程共计面积为43219.3平方米,评估值为3.16亿元,但该信托规模却只有7800万元。

  虽说龙光集团还有公路等其他产业,可快速实现资金互补,但这些却远远不能满足龙光集团持续扩张的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今,龙光地产已在佛山、南宁、中山、东莞、惠州等多地购置不少项目,总耗资达40亿元,占去年总销售额的将近一半。此外,龙光地产拿地的步伐还在持续。

  “现在投资者对房地产企业新股的兴趣相当低,假如龙光地产非要在这个时候上市,很可能会面临削价,甚至破发的风险,除非龙光地产不介意。”某券商机构分析人士提醒。

  当然,对于渴望资金的内房企,有了一个长期的海外融资平台,将来可更容易地通过发债等方式筹集资金。

  “不过,现在香港资本市场情况也不是太好,市盈率较低,融资也融不到太多的钱,赴港IPO只是企业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新时代证券分析师裴明华表示。

  不少分析人士不约而同指出,近期房地产企业再融资放松的传闻再起,这意味着房企在国内的融资渠道将会打开,不排除A股IPO也有重启的可能,在此背景下,现在更多企业在观望是否可以在国内寻求融资,毕竟国内A股市盈率相对较高些,未来赴港上市的企业会逐渐减少。

相关文章>

阅读排行

学习

文摘

会计 金融 风险 战略 技术

CopyRight © 2004-2024 CFO.CN 中国CFO网 版权所有 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