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CFO网!

全球金融领域三大黄金证书: CFA  FRM  CQF

logo

主页 > 人物 > CFO观点 >

宝马集团CFO:中国宝马对宝马集团整体财务影响率会越来越大

2018-10-19 中国财务总监网
 
  去年,在辽宁沈阳,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新大东工厂(扩建)就已开业。新工厂总投资76亿元人民币。宝马集团负责生产的董事会成员奥利弗·齐普策称,新工厂投产后,华晨宝马在沈阳的两大整车生产厂总产能,最高可达45万辆/年。
 
  宝马集团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尼古拉斯·彼得(Nicolas Peter)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说,今年一季度华晨宝马为集团利润贡献,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3%,非常了不得。我们对未来非常有信心,中国对于宝马集团整体的财务贡献率会越来越大。为此,宝马将进一步加大在华电动车投入,开拓豪华电动车市场。
  宝马董事兼首席财务官(CFO)尼古拉斯·彼得
 
  大东工厂:零件可追踪,员工穿机械外骨骼
 
  彼得称,华晨宝马新大东工厂,是目前最为现代化、最为先进、最具有可持续性的“工业4.0”工厂。
 
  数字化、自动化是新大东工厂的关键词。
 
  据了解,大东工厂通过计算机3D建模,提高生产效能及作业精密程度,这促进了轻量化新材料的应用。据悉,为实现车身轻量化,宝马采用的铝材的冲压比钢复杂3倍以上,通过数字模型精准计算出铝板冲压回弹度等参数后,成型精度到达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3。
 
 
  大东工厂还将“物联网”融入生产过程,通过数字识别系统,全新BMW5系的每个零件以及每台机器的的每次作业即可被追踪、分析。车身车间采用全集成自动化技术,通过856台机器人,自动化率高达95%以上。
 
  同时,3D打印和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在新大东工厂中逐步应用。据了解,新大东工厂用3D打印,为技工量身定做拇指保护套和各种专业工具,直接缩短了小批量、定制化工具的开发周期;同时,在总装车间,员工直接穿戴提供无座座椅功能的机械外骨骼,为重体力操作提供了支撑,降低了劳动强度。
 
 
  宝马:加大研发投入,目标利润率达10%
 
  彼得称,未来宝马将进一步加大财务领域的投资。预计在2017-2018财年中,进一步增加研发开支,将营收的6%投入其中,推动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准,提供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彼得还称,宝马集团一直通过明确的财务目标,来确保可持续性地盈利。整体集团的息税前利润率目标为10%。
 
  彼得补充称,在过去连续28个季度中,汽车作为核心业务板块,实现了8%-10%区间的盈利水平,预期今年实现上述盈利目标,完全没有问题。此外,从宝马集团另一盈利增长点——财务服务板块来看,其股本回报率一直在18%以上,均有助宝马实现可持续盈利。
  华晨宝马新大东工厂鸟瞰图
 
  据了解,今年3月在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宝马同时公布了息税前利润(EBIT)和税前利润(EBT),并将后者调整作为最主要的公开财务信息。
 
  有市场人士对澎湃新闻分析称,税前利润比起息税前利润,剔除了财务相关费用。这对于处于战略转型、使用资金杠杆、加大财务投入科研的宝马而言,更有益于扮靓自己的财报。
 
  据宝马公开财报的显示,集团2016年收入941.63亿欧元,相比前一年增长2.2%,此前作为主要指数的息税前利润为93.86亿欧元,下降2.2%。但若更换统计口径,从税前利润来看,宝马达到96.65亿欧元,同比增长4.8%,税前利润率达到10.3%。
 
  彼得直言道,宝马今年的财务目标就是,要在加大研发投入和开支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实现高速的增长,目前来看(目标)完成得非常好。
 
  彼得将上述成功归结于三点:
 
  一,持续推出优质豪华车产品,抢占该领域细分市场;
 
  二,发挥宝马集团旗下BMW、MINI和劳斯莱斯各品牌形成的集群优势;
 
  三,持续性地、不断地进行成本优化。
 
  华晨宝马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83%
 
  在彼得看来,作为全球最大市场,中国市场对宝马集团的利润占比非常大。
 
  以华晨宝马为例,2017年第一季度华晨宝马的贡献是1亿欧元,2018年第一季度是1.83亿欧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的财务贡献,非常了不得。
 
  宝马目前在华已经有包括华晨宝马530Le插电式混合动力和之诺品牌1E,以及目前在产的BMW X1插电式混合动力和之诺60H两款电动车,一共有4款新能源车。新大东工厂落成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华晨宝马在华的年产能将逐步提升到45万辆。同时,在2017年内,华晨宝马将在铁西动力总成工厂建成高压动力电池组装生产线,同时研发中心二期将投入使用。
 
  彼得称:未来,宝马将继续加大在华电动车投入,我们相信中国豪华电动车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

相关文章>

阅读排行

学习

文摘

会计 金融 风险 战略 技术

CopyRight © 2004-2024 CFO.CN 中国CFO网 版权所有 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