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CFO网!

全球金融领域三大黄金证书: CFA  FRM  CQF

logo

主页 > 金融与资本 > 资本市场 >

非标审计报告追踪新三板41家被风险警示

2017-07-06 中国财务总监网
 

  年报披露大限已至,不少挂牌企业赶在6月30日最后一刻披露了2016年年报,但审计问题也扎堆出现。

  7月3日,股转系统披露了对时空客、森瑞新材、温迪数字、京东健康等21家挂牌企业实行风险警示,原因均是这些企业的2016年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7月5日共有6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被股转系统实施风险警示,其中因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报告而被风险警示的企业有41家,占比达60.29%,其中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企业有39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企业有2家。

  “此前会所出具非标审计报告的情况并不常见,而且单日21家的数量不低,这说明会计师事务所对新三板年报的审计工作更加严格和规范,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股转系统对会所等中介机构监管要求越来越严格。”7月5日,东北证券(000686)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ST森瑞持续经营能力遭质疑

  事实上,7月3日被实施风险警示的21家挂牌企业,基本上都是赶在6月30日“压线”发布2016年年报,此前也曾多次提示延期披露年报的风险。

  7月3日,ST森瑞发布公告称,公司于6月30日披露了2016年年度报告,因北京中证天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中证天通”)审计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将于7月4日起公司股票转让实施风险警示。

  “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一般都是在财报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公司因不愿公开或虚构事实,被发现后不配合甚至阻碍审计工作正常进行,比如数据前后不一致,连续亏损、不提供可持续经营能力重大关联交易证据、公司内控制度重大缺陷、重大事项使得公司未来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ST森瑞的审计报告来看,中证天通认为ST森瑞2016年度无法表示意见的事项包括无法识别ST森瑞所有关联方及其交易的真实性,无法获取大额销售退回、存货发出、预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审计证据,未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存在多项仲裁等或有事项而无法实施审计,以及对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

  资料显示,ST森瑞从事新型塑料管道研发、制造以及销售,2016年材料收入为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占比72.72%,其次是PE管材管件收入,占比14.43%。

  值得注意的是,ST森瑞201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4.71亿元,同比减少16.2%,而2016年度净利润为亏损1.68亿元,较2015年度盈利3381.56万元的数据大幅下滑,巨额亏损也是各方认为持续经营能力存疑的关键。

  对于2016年亏损的原因,ST森瑞表示,因银行抽贷之后,公司流动资金极度缺乏,达不到公司生产销售规模的要求,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销售收入规模大幅下降;加上公司近年来大规模固定资产投入刚刚完成,转固后摊销相对投产前大幅增加,因此造成公司亏损较大,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主办券商招商证券(600999)同样对ST森瑞的审计报告情况作出风险提示,认为目前ST森瑞2016年度审计报告已经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而如果201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再次被出具否定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其股票存在被股转公司摘牌的风险。

  审计报告涉及多方问题

  事实上,从相关企业的审计报告来看,无法表示意见的事项中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多样。

  譬如在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ST京健康出具的审计报告中,无法表示意见的事项还有往来款问题、关联担保、拆除借款等问题,而在ST行悦的无法表示意见事项中,还有审计机构关于公司内控制度存在缺陷,大额资金支付缺乏有效监管的质疑。

  “集中出现风险警示也是监管部门在年报披露季的最后截止日期到来后,将那些年报有问题的公司进行集中处理。随着挂牌企业数量的增加,年报信披质量更加参差不齐,出现问题的年报数量也会越来越多。”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因审计报告问题被风险警示的企业中还有拟IPO企业的身影。

  拟IPO企业ST温迪被会所出具的非标准意见包括审计机构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判断相关资金付款是否构成关联方资金占用、无法判断广告代理收入的真实性,以及相关投资收益的真实性和处置价格是否公允等问题。

  “关于IPO的问题公司内部也在商讨中,还没有最后的定论,后续的进展也会对外公告。”7月5日,ST温迪董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证监会在审核过程中势必会问到这些不良记录,如果不能给出合理解释,那么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就是有明显缺陷的,这样企业则不会顺利通过IPO审核。

  “一般来说没有中介机构愿意出具这样的报告,但随着监管要求越来越高的大趋势,现在需要规范地处理这类事情。更高的处罚背景下会所的专业度和公信力在提高,有利于市场的规范和发展。”付立春表示。

相关文章>

阅读排行

学习

文摘

会计 金融 风险 战略 技术

CopyRight © 2004-2024 CFO.CN 中国CFO网 版权所有 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