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CFO网!

全球金融领域三大黄金证书: CFA  FRM  CQF

logo

主页 > 人物 > CFO观点 >

魏云鹏:勤于业,敏于行

2017-01-05 林晨亚
 
  编者按:魏云鹏,1964年毕业于湖南电力学院财务管理专业;1992年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财务部主任;1993年进入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历任财务部经理、总会计师、党组成员;2000年后任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兼任中国华能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长城证券董事长,华能资本服务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永诚保险董事长。2007年正式退休。
 
  “我的理想是做工程师,但学了会计”
 
  “我原来学的是工科,不是会计。”面对中国会计视野网“会计口述历史”的采访,魏云鹏先生开门见山。
 
  1962年,他就读于湖南电力学院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在当时财会干部下放转业、大专院校财会系停办、财务会计工作混乱的形势下,水利电力部财务司决定将湖南电院部分工科一年级学生转学财务。对此,魏云鹏和同学们心有不甘,多次和部里来的代表辩论。但是,身为团支书的他最终还是服从了党的安排。
 
  “我们改专业是歪打正着,承担了历史使命”。文革十年,财务人才严重断档。当年,他们被分配到全国电力系统的各个财务岗位上锻炼磨练。到了80年代初,这一批人全部成长为电力系统财务战线的骨干,走上了领导岗位,被戏称为电力会计的“黄埔一期”。
 
  当年的湖南电力学院如今已改头换面成为了长沙理工大学。提起昔日母校,魏云鹏依旧自豪感激,自豪于母校财会专业的发展以及校友的成功,感激于学校对他们当年的重视培养。
 
  “文革时期基本荒废了,但钻机厂成立以后,我还是干了点事”
 
  1964年毕业之后,魏云鹏被分到杭州水电技校工作任实习工厂会计,闲时客串讲授政治经济学。
 
  用他的话说,“我毕业后就到‘四清’工作队搞社会主义教育了,1970年技校停办成立为钻机厂,算是我会计职业的起点。”魏云鹏在这几年做了几件实在事,初露峥嵘。
 
  1980年,全国企业整顿。借此机会,魏云鹏采用定额成本法重整钻机厂的成本核算流程:先确定每个零部件的工艺流程,然后核定每个工艺流程的料工费,最终核算出每个零部件定额成本。
 
  “我当年就是血气方刚,非要按照人大教科书里的方式做一套成本核算。”一个三百米钻探机零部件就有两千多道工序,每个零部件、每道工序都计算一个分段的定额成本,工作量可想而知。“我是个实务派,在学术上没有什么造诣,只是干了些实际的活。”听来轻描淡写,他的这套成本核算内容至今仍在沿用便是实践出真知的证明。
 
  在配合企业整顿的过程中,身为企整办副主任的魏云鹏凭借其敏锐的市场嗅觉,率先支持销售绩效改革,建立销售奖励制度,盘活了库存产品,带来了工厂业绩大迈进。这在当年可谓是超前的创举。
 
  “电算化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干不出来,所以我非得干出来”
 
  1984年,刚调任浙江省电力局的魏云鹏赶上了北仑电厂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要取得贷款,世行在项目评估、资料提供、远期预测方面都有评分要求。中方财务人员苦干几日才提交未来三年煤耗、电量、成本以及利润预测资料,世行代表却根据我们提供的煤耗量、发电量、售电量等有关指标,当场用一台便携计算机几分钟就完成了这项工作。亲眼目睹之下,魏云鹏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心想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一定能做到。
 
  次年,魏云鹏到水利电力部里汇报工作,留意到财务司有台世行赠送的便携计算机,他如获至宝,借回浙江。他立即召集各路财务技术人员展开研发,自己也买来各类软件开发和西方经管丛书研读。“特别是哈佛管理丛书中关于软件开发的论述,启发很大。”魏云鹏最初的目标很实际,手工录入信息,自动生成报表,每月初报送财务报表。
 
  1986年,全国电力系统在武汉召开财务会计信息化会议,浙江局开发的财务软件从参展的六套系统里脱颖而出,经完善后成为供电企业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在全国范围推广。魏云鹏说,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得益于两方面,一是电力系统自有的微波网,数据传送速度更快,二是会计制度的标准化规范化让系统编码语言容易统一。这套“供电企业会计标准计算机应用系统”曾获得水电部科技进步四等奖。不久,浙江省电力局又开发出“施工企业财务计算应用系统”,在电力施工企业推广使用。
 
  在魏云鹏的自信和坚持下,新建成的北仑电厂也完全运行会计核算电算化。“一开始他们还不太放心,手工记账和电算化两手准备。”魏云鹏说,“没必要。”北仑电厂成为全国第一个当年投产就甩掉手工记账的电厂,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为节省开发成本,魏云鹏最初便扎根实际,尽量优先满足电力会计核算。他也没有采纳软件商业化的建议,而是无偿推广,让其他公司能够以此为蓝本再开发利用,还将原始代码印制推广。
 
  对于这段经历,魏云鹏最引以为傲的当属“益和”软件。“益和”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1993年接受财政部鉴定时还上了央视新闻。作为电力系统孕育出的土生土长的孩子,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随着魏云鹏调任华能,又在华能落地生根。
 
  在魏云鹏心中,这一直是段刺激的经历,颠覆传统人工记账的模式,他们终究还是走出了一条新路。鉴于对财会电算化的贡献,魏云鹏在90年被评为能源部电力财务先进工作者。
 
  “我在中电联只有一年,随着改革浪潮冲起,也做了点事情”
 
  在改革浪潮涌起的年代,谈到浙江电力,魏云鹏最有创意的一笔就是浙江电力开发公司的成立。在地方电力管理混乱的背景下,魏云鹏提出了“一件衣服,两个口袋”的设想,把各县市的电力资源纳入开发公司统管,由省电力局局长兼任公司总经理。“把地方管起来之后,重新规划线路,平衡兼顾,消除内耗。”2001年,在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和浙江省煤炭集团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浙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到2016年,其装机规模高居全国地方发电集团之首。
 
  1992年,魏云鹏调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财务部主任,主管全国电力财务。在不长的任职时间内,他牵头成立了中国电力信托公司和中兴房地产公司。“电网资金积存量很大。为了盘活资金,我们通过信托和地产来提升经济效益,国企的投资理念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适应市场化”。在此期间,魏云鹏又恰巧赶上了新老会计制度接轨,“因为是靠近但未完全靠拢,所以工作要求很细致。”
 
  每一次业务模块的扩张都意味着有新的挑战需要面对,这些曾经他一手扶持起来的企业也已成长为走在行业前列的大公司。改革,让我们看到了老牌国企从市场化萌芽阶段到成熟的完整历程。
 
  “到华能集团工作以后,我又遇上了最好的时间”
 
  1993年,魏云鹏调任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遇上了华能国际电力最好的发展时期。
 
  先是在80年代,华能获得易货贸易特许,用修船、造船以及香烟、罐头和服装换取外国发电设备。华能的第一批电厂(大连、福州、南通、石家庄)就是通过易货贸易进口俄罗斯和日本的发电设备投产建设的。
 
  如果说这段涉及外汇结算、货源组织、成本核算的对外贸易经历为魏云鹏打开一扇贸易国际化的窗户,那么华能股份在美国上市、英国发债等融资经历则为他打开了资本世界的大门。
 
  如今的华能金融领域已经涵盖了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租赁等业务,总资产和电力板块持平。这个庞大的金融体系将集团人力、资金、资产运转起来,在2008年煤炭价格大涨,集团电力业务板块利润萎缩的低谷期华能金融以28亿的净利润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看今朝,谁能想到魏云鹏这位华能金融体系的主要领导者昔日也曾陷入账户资金极度匮乏的窘境。“到美国上市就是为了筹钱,那时银行贷款利率10%以上,还要上浮20%。银行贷款很困难,只能到境外筹措资金。”魏云鹏那时候担任财务部主任,在他看来这次美国上市不仅给华能银行户头带来了六亿两千五百万美金的大额支票,解决了资金的燃眉之急,更是让企业的财务制度和内部管理经受了脱胎换骨的洗礼。
 
  作为第一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那时我国还没有接轨国际会计准则。为了遵循美国上市和美国会计制度要求,华能聘请了安达信会计事务所协助进行会计信息调整。一个大型国企要转变成国际公众上市公司,魏云鹏形容这是个痛苦的过程,不亚于重生。单是会计分录调整、账户调整、资产评估等资料的复印就用坏了两台复印机,可见工作量之巨大。“我们的成本就是买价,一辈子都是这个价,折旧提完了还提,美国人要求每年对资产进行评估,折旧计提完毕就停止。”魏云鹏提到中美会计制度差异导致了利润核算体系的不同,但就目前来看美国会计制度还是有它的科学合理性。
 
  不过,当时他考虑的不止于此,曾经的北仑电厂项目结束后,世界银行几乎掌握了整个中国华东地区的经济情况。为了不被国外中介机构主导,魏云鹏谨慎要求,所有调整事项,中方财务人员必须在完全明白之后执行。这让他们本就堆积如山的调整工作更加繁重,但更多的是让参与者领略到了财务的智慧。
 
  美国上市首战告捷也让华能在资本市场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后的香港上市,因亚洲金融危机而搁浅,低迷的经济形势降低了投资者心理预期,“我们的底价是50股20美元,卖不到这个价格就不合算了。”魏云鹏描述道。为了保底,他们采取了挂牌不交易的策略,一周后融资者的耐心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香港股票参照华能美国上市趁势以每股4.4港元的发行价发售。此次香港之行虽有波折,却终为华能带来了近五十亿的融资额。
 
  海外募股集资的大获成功让华能享受到了资本市场的果实,魏云鹏开始将眼光投放在广揽贤才和进军资本市场上。1988年的法国EDF培训之行,华丽的资本运作令他眼界大开,到华能之后,他坚持每年输送财务人员到外国培训,借着2002年华能财务公司整顿契机与甲骨文公司合作开发了ERP管理系统。该系统为财务公司每年的交易金额从100多亿激增到2014年的21000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最初,产融结合的构想还是由李小鹏(时任华能集团总经理)提出的。现在,扎根于华能财务公司的金融板块已经成为华能集团第二支柱。魏云鹏形容华能金融业务初期扩张时的兼并收购战用了四个字:惊心动魄。为了和招商银行争夺长城证券控制权,他们在长城证券股东会上舌战群儒,最终达成了股东优先认购的协议,而后利用股市低迷,小股东变现心切的有利时机一家家寻访小股东吸纳零散股份,硬是把持股比例升到了50.68%,成为控股股东,由此迈出了产融结合的坚实一步。
 
  在魏云鹏主持华能财务期间,长城证券先后成立了长城基金、景顺全球资产管理公司、永诚保险公司,直到其退休卸任,一个完整的金融航空母舰已威力初显。在充满变数的经济发展周期里,华能的金融板块和电力主业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完美搭配。2015年,金融板块实现的70亿利润规模已经在华能300亿利润总量中占据了重要的份额,而金融板块9800亿的资产规模也已经超过电力主业9700亿的水平。
 
  从华能退休时,集团对他有三个评价:一是与中央保持一致,二是模范遵守财经纪律,三是对华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这是个倾注了魏云鹏多年心血的地方,直到如今这位老人依然心系其成长发展,他希望今日的华能人依旧能够如其往日般以开阔的眼界拥抱世界,以宽广的胸襟吸纳人才,以长远的思路谋求发展,以严谨的经营控制风险。
 
 
  “我的理念就是待人以诚,凭本事吃饭”
 
  80年代,电力系统缺钱、缺电更缺人。魏云鹏在浙江电力局任处长的时候,严重到一个中专生都难求的地步。为此,他想了两个办法:一是职工进修班,选拔优秀职工进入职工大学进行培养,请财经院系的教师和电力局的财务老法师们轮番上课;二是招收高考落榜生进入电视大学,办财务班,两年下来定向培养200多人。这批被选用的学生,论实践能力个个业务好手,都成为了浙江电力各地市局的财务骨干和领导,已经有部分担任了司局级干部。
 
  魏云鹏就任华能集团期间,他麾下财会人员队伍的素质更是在频繁的海外实战中砥砺提升。他采用将华能会计人员的职称评定与业务培训结合的方式,开设培训班的次数数不胜数。待到企业实力壮大之后,他更是每年都会组织两批会计人员出国学习,“我让他们出国也不纯粹是为了专业学习,还可以看看外面开阔眼界”。在魏云鹏眼中,会计已经不单纯是一份职业,也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有它遵循准则的规范美,又有合理弹性范围内的动态美,掌握这门艺术便越发要求实践者拥有全面的视野。
 
  在魏云鹏看来,干财务是需要吃苦的,这条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他也一直以德才兼备的高标准来要求身边的人。多年来经他提拔的局级干部有十余人,在严打腐败的政治背景下没有一位出现纪律问题。“关于财务道德问题我是逢会必讲。事业是一辈子的事情,没必要因此毁了自己”。
 
  回顾往昔峥嵘岁月,魏云鹏选贤举能,问心无愧。“我的理念就是待人以诚,凭本事吃饭,可能有些俗,但意思就是必须能干活,不能来虚的”。如今已退休多年的魏云鹏提到当年工作过的浙江电力局骄傲依旧,这支沿袭自80年代的队伍已经是第三代财会人员,他们有着更活跃的思维体系和更全面的知识网络,他们从聆听当年这批会计电算化开拓者前辈们的辉煌故事到演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的传奇,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电力行业会计精神的传承与坚持。
 
 
  “从我整个经历来说,我这是平凡但有故事的一生”
 
  历经波澜依旧宠辱不惊,作为电力行业主管钱财的一位当家人,这位悍将每一次的出击,都为这块疆土开拓出一片崭新领地。魏云鹏觉得,自己运气不错,也走得踏实,算是赶上了好的时代。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百业待兴,各行各业迫切需要人才来填补空白,但有多少人碰巧能走上这条开拓之路,无疑魏云鹏是幸运的,又有多少人碰巧能坚持走完这条雄关漫道,无疑魏云鹏又是有勇气的。他曾提到对自己工作影响最大的人是钻机厂原财务科长陶宗华,这位老先生原是民国时期浙江省政府的会计室主任,与世无争也很少和下属交流,但是这位先生精细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的职业态度却在身教中影响着魏云鹏。
 
  幸运成就了魏云鹏的勇气与坚守,他的勇气与坚守也没有辜负幸运赐予他的机会。退休后的魏云鹏一直定居在杭州,闲时和老伴挑水浇园,笑看云起云落,生活平静充实。他的故事讲完了,会计的故事永远讲不完,他期待未来国家电力系统的才俊们能把会计故事讲得更加精彩。
 
  ▎本文转载自中国会计视野,作者林晨亚,再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相关文章>

阅读排行

学习

文摘

会计 金融 风险 战略 技术

CopyRight © 2004-2024 CFO.CN 中国CFO网 版权所有 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