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3月以后,中国融资渠道多样化的进程看似出现了严重的倒退。中国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主管丁远表示:“银行存贷款系统的真正问题是,因为国家设定了资金的价格,市场失去了效率。”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融资渠道多样化在中国经济改革中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很多私营企业无法获得大型银行的贷款,而私营企业却为中国经济制造了大部分新增工作岗位,同时也是经济中最有活动和创造力的部分。但今年3月以后,中国融资渠道多样化的进程看似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中国经济的改革者多年来一直在尝试多样化中国的信贷市场,给予企业新的融资渠道,降低银行业的统治性地位,过去银行业一直倾向于国有企业,而牺牲更有竞争力的私营企业。
在2012年早期,象企业债券和委托贷款这样另类的金融产品已经取代了银行贷款,成为了中国融资活动的主要模式。
但这场融资活动的转变是短暂的。央行数据显示,最近几个月银行贷款卷土重来,今年7月银行贷款占中国社会融资总量上升至86.5%。这是今年3月银行贷款占比的超过两倍。
伴随着银行贷款地位提升,今年一季度以后,中国融资渠道多样化的主要载体——中国影子银行活动也明显下滑:
政府有意镇压影子银行融资渠道,加上6月的钱荒,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今年7月,中国企业只出售了价值461亿元的债券,只占今年3月债券发行规模的12%。未偿付的银行承兑汇票总额,从4月末到7月末一共净下降了5544亿元。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二季度的信托贷款增长下降至8.3%,远低于一季度的16.9%。
政府开始压制影子银行活动,可能标志着一种改革的失败,融资渠道多样化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标,同时传统银行体系也没有出现重大的改革进展。
北京一家国有银行一名匿名的高级货币市场交易员表示:“对政府推进的企业向主要依赖市场来募集资金的转变来说,这标志着一种失败,虽然可能只是短暂的失败。”
经济学家表示,私营部门的资金荒导致了它们不得不支付比合理价格更高的或难以承担的高利率...
中国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主管丁远表示:“银行存贷款系统的真正问题是,因为国家设定了资金的价格,市场失去了效率。”
他表示:“这意味着,银行不能处理它们不能收取高利率的客户,所以这些客户被排除在系统以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另一套系统给这些人提供融资。”
然而,中国影子银行部门过去几年的蓬勃发展,可能不单没有解决私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可能成为了地方政府累积债务的渠道,加剧了金融风险。
中国政府希望,推进象企业债券和信托贷款这样的新融资模式,将有有助于降低信贷错配,并使得贷款以反映借款者还款能力的价格发放,而不是反映借款者从北京寻求救助的可能性。
但2013年前三个月,新增信贷以同比59%的爆炸性速度增长,使得一季度的融资总额到达创纪录的6.2万亿元,这惊动了监管者,它们预期社会融资总量只会以不到1/3的速度增长。
更大的问题是,新增信贷的猛涨并没有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家担心,金融创新可能实际上没有增加资金定价的效率,反而加速了金融风险的累积,因为市场的投机活动和地方政府对债务的展期变得更难监控了。要解决私营部门的融资难问题,单纯打通新的渠道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破除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隐含担保:
法兴经济学家姚炜表示:“我认为,影子银行部门的发展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信贷的问题。这一切只意味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不断涌向影子银行市场,并把私营部门挤在外面。”
姚炜认为,这标志了一步向前迈进的失败,而不是倒退。她表示,虽然私营部门一直几乎没有享受到金融创新的好处,但最近对影子银行的压制并没有配合把更多信贷引导至私营企业的改革——与之前相比,私营企业并没有收益,甚至可能情况更差了。
在中国消除在投资者和银行家之中认为借钱给有政治关系借款人是完全没风险的认知(这被银行家成为“道德风险”)前,中国可能永远都无法给信贷创造一个真正的市场。中国政府一次又一次从违约或破产中,拯救政治相关的企业。
丁远表示:“问题是,所有的融资平台都有隐含的担保。通过与中国政府官员的谈论,你可以发现,他们并不信任市场经济。他们选择性地选择市场。他们真的认为,他们有能力管理经济,这才是他们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