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CFO网!

全球金融领域三大黄金证书: CFA  FRM  CQF

logo

主页 > 会计税务 > 税务 >

免税业政策沿用旧规 挡不住"肥水外流"

2013-08-28 admin
 

  编者按:国内免税公司自身运营存在着较多问题,免税店内的产品品类不齐全,可选择的商品范围有限,削弱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另外,我国免税业政策目前仍基本沿用旧规,缺乏与时俱进的政策创新。

  根据财富品质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3《中国免税报告》,2012年我国免税市场的零售额约为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按照年复合增长率22%的增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我国免税市场的规模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免税消费国。

  但另一份数据无疑给正在蓬勃发展的国内免税市场泼了一盆冷水,根据相关机构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只有20%的国人愿意在中国大陆购买奢侈品。

  据奢侈品研究专家周婷介绍,我国消费者已经成为全球旅游零售领域最大的消费群体,支撑了欧洲本土奢侈品市场的半壁江山。财富品质研究院预计,境内外消费价差仍存在,国内消费品的不安全性和部分商品供应不足,使国人更愿意信赖境外商品的品质与购物体验。因此,未来国人境外消费的趋势仍将延续,境外旅游人数会持续增加,境外消费额也会继续保持增长。

  目前我国免税业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口岸和市内免税店,此类免税店遍布全球;二是离岛免税店,2011年3月,财政部公布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同意在三亚市内免税店和海口机场率先试点,这类免税店目前只在中国海南岛、日本冲绳岛、韩国济州岛和台湾澎湖岛4个地区设立;三是免税外汇商场,这是一种特殊的免税购物形式,只在中国、菲律宾等极个别国家存在。

  多位业内专家受访时表示,国内免税公司自身运营存在着较多问题,免税店内的产品品类不齐全,可选择的商品范围有限,削弱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市内免税店的经营模式反而退化为“奢侈品超市”的购物模式,相应的许多配套服务,包括品牌讲解、产品介绍、休闲服务被忽略。

  目前我国免税业务主要实行国家专营管理,不允许外资经营。这从根本上拒绝了外资在免税业务的竞争,虽然保护了国内的免税市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外流,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市场竞争,成了国内免税集团提升自身运营水平的“包袱”。

  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免税业政策目前仍基本沿用旧规,缺乏与时俱进的政策创新,特别是进境免税店、购物退税、市内免税店国人购物等免税政策已经在国际上普遍实施,但我国却迟迟没有实行和采用。

相关文章>

阅读排行

学习

文摘

会计 金融 风险 战略 技术

CopyRight © 2004-2024 CFO.CN 中国CFO网 版权所有 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