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31日,香港明报报道称,去年才完成私有化的分众传媒计划将于今年回港上市,集资规模逾100亿元,消息还称,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在今年初就已启动筹备上市工作,但具体时间尚需与复兴国际、凯雷及方源资本等股东商议。
3月31日,香港明报报道称,分众传媒将于今年回港上市,集资规模逾100亿元。
对此,记者致电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但电话在接通数秒之后挂断,随后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资料图:江南春
分众传媒于2005年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如果说过去分众传媒主要毛病在于涉足太多跟主业没关联的产业,并超越了可控范围,仍处在不断膨胀的“青春期”,那么,上市7年并遭遇浑水做空后,分众传媒私有化退市,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大通证券分析师李哲明向21世纪网表示,公司私有化之后就不用再公开披露信息,以应付资本市场对其财务质疑,这样公司能够集中精力搞好运营,调整投资战略。
据了解,除分众外,中国连锁经济型酒店“7天”,近期正在美国进行私有化的盛大游戏及巨人网络亦有意“回流”,这或许掀起一股“民企”回流潮。
而在价值持续被低估和做空机构频频攻击之下,曾经风光无限的中概股近两年来纷纷选择私有化退市。
分众传媒欲赴港上市
3月31日,香港明报报道称,去年才完成私有化的分众传媒计划将于今年回港上市,集资规模逾100亿元,消息还称,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在今年初就已启动筹备上市工作,但具体时间尚需与复兴国际、凯雷及方源资本等股东商议。
对此市场传言,21世纪网致电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但是其在接通数秒之后挂断,随后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但是,分众传媒的一位前高管向21世纪网透露:“分众传媒当初私有化的目的当然在于回归A股或者H股,这是必然的,分众传媒背后的PE财团无疑是看未来的价格是否能够增值,而最常见的增值体现就是再上市。”
根据此前的私有化并购协议显示,如果分众传媒私有化完成的第四年公司仍未重新上市,股东和Giovanna Group Holdings将按融资协议中的规定以及公司现金及公司持续运营情况,分配至少75%的利润给股东。这意味着,分众传媒必须在私有化完成四年内上市。
对于PE机构来说,帮助企业越快回归资本证券市场,对他们越有利,一旦企业再重新启动上市,PE就有机会获利退出。而分众传媒也可以再次集资,偿还私有化贷款。
据查证得知,分众传媒当初私有化融资资金来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权益融资,另一部分则是债务融资,根据权益融资承诺函,各投资方根据自身在Giovanna Group Holdings Limited所占股份,提供总计约11.8亿美元融资额以支持私有化。
其中凯雷、方源资本分别提供4.52亿美元;中信银行提供2.26亿美元;光大提供5000万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分众传媒于2005年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创造了中国传媒公司上市神话,股价一度冲高至60多美元。
上市之后的分众传媒,开启了快速扩张模式,2005年10月16日,分众传媒以超过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框架媒介100%股权,2006年1月7日,分众传媒以3.25亿美元合并聚众。
2006年3月21日,分众传媒花费3000万美元收购WAP PUSH手机无线广告运营商凯威点告;2006年8月31日,分众传媒收购影院广告公司ACL;2007年2月28日,分众传媒以2.25亿美元收购好耶。
然而上市仅7年,规模扩张的同时,江南春就欲将其私有化退市,其私有化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事实上,自分众传媒赴美上市以来,分众传媒的投资价值一度被低估,分众传媒业务表现优秀却始终难获美国资本市场买账,股价长期低估是江南春决心私有化的重要原因。
上述分众传媒前高管表示,主要是分众传媒的商业模式美国投资者很难理解,他们不知道中国内需的广告市场和潜力有多大,所以低估分众传媒的价值,但分众已经通过在美国上市提高了知名度,并获得融资,离开纳斯达克,寻求国内资本市场登陆,也是很理性的选择。
大通证券分析师李哲明向21世纪网表示,公司私有化之后就不用再公开披露信息,以应付资本市场对其财务质疑,这样公司能够集中精力搞好运营,调整投资战略。
如果说市值低迷是其私有化的主要原因,那浑水的做空是分众传媒加速私有化的导火索。
2011年11月,做空机构浑水发布连续性研究报告,“赋予”分众虚增LCD显示屏数量、内部交易导致股东受损、资产减值不合理等三宗罪,并给出最终建议——强烈建议卖出分众股票。
报告发出后,分众股价急剧下跌,盘中一度探底8. 79美元,创年内新低,一个交易日内,分众市值蒸发13.6亿美元。
资料图:回顾2012年完成私有化的中概股
被“美国梦”刺伤的中概股
事实上,不只分众传媒遭到美国做空机构狙击,不少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民企先后被独立研究机构狙击,美国证交会在2012年更一度勒令接近400只细价股停牌,这也让大批民企萌生退市意愿。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仅有唯品会和欢聚时代两家中概股成功赴美上市,合计融资1.53亿美元,而2013年至今,只有兰亭集势一家中概股成功赴美上市,融资金额7890万美元。
与赴美上市低迷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概股私有化交易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有分析人士认为,分众传媒无疑在中概股退市潮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了解到,就在去年5月24日,分众传媒宣告完成私有化进程的同时,先声药业、柯莱特等6家企业也宣布将私有化并退出纳斯达克。
就在近日,巨人网络私有化已正式敲定,其已与母公司巨人投资及其全资子公司GiantMerger签订最终合并协议,巨人投资将花费约30亿美元现金收购巨人网络股票。
早在2013年宣布退休的史玉柱在微博中表示,巨人网络暂时还没有考虑过退市。然而,在阿里巴巴、分众传媒、盛大网络纷纷私有化之后,史玉柱公开力挺,而这次公开力挺的原因则与分众传媒十分类似。
据21世纪网了解,巨人网络的股票一度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争夺对象,并达到每股20美元的高价,总市值逼近51亿美元,然而,不久之后,巨人网络股价便开始走入低谷期。
李明哲向记者表示,估值过低基本上就是中概股退市的主要原因,另外,美国做空机构的趁虚而入,也造成中概股股价大起大落,影响国外投资者对中概股的整体印象,中概股在国外备受冷落。
而在巨人之后,市场传言,下一个进行私有化的将是盛大游戏。
易观国际资深游戏分析师薛永峰认为,巨人网络的动态市盈率约为15、盛大游戏约为9左右,而掌趣等游戏公司在国内资本市场却动辄百倍的市盈率,伴随移动互联网与手游市场的爆发,端游持续进入瓶颈期,选择私有化,公司在转型和决策上都将更为灵活。
此前报道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从美国退市的有40余家中概股,根据罗仕资本统计,2012年共有27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宣布展开私有化,2011年为16家,2010年仅为6家,在2010年前,每年通常只有一两年中国企业宣布私有化。